• [  zhuī jì  ]
  • ㄓㄨㄟ ㄐ一ˋ
  • TNP YOP

追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追迹”。

⒉  追踪;考察。

⒊  跟随;效法。

引证解释

⒈  见“追迹”。亦作“追跡”。

⒉  追踪;考察。

《史记·孔子世家》:“追迹 三代 之礼,序《书传》。”
《东观汉记·光武纪》:“有司奏议曰:‘追跡先代,无郊其五运之祖者。’”
鲁迅 《坟·人之历史》:“惟种族发生学独不然,所追迹者,事距今数千万载。”

⒊  跟随;效法。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守志 箕山,追迹 洪崖。”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然后追迹 范 张,濯缨 汾射,臣之志也。”
宋 秦观 《拟郡学试近世社稷之臣论》:“子房 虽无三子之过,然不能为 汉 制礼作乐,追迹 三代 之隆。”

追迹(zhui ji)同音词

  • 1、魋髻[zhuī jì ]

    1.亦作"魋结"。 2.结成椎形的髻。

  • 2、椎击[zhuī jī ]

    1.捶打。

  • 3、椎髻[zhuī jì ]

    1.亦作"椎结"。 2.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3.汉梁鸿妻孟光"椎髻,着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

  • 4、缀缉[zhuì jī ]

    1.见"缀辑"。

  • 5、缀集[zhuì jí ]

    1.连缀汇集。多用于著述﹑编辑。

  • 6、缀辑[zhuì jí ]

    1.亦作"缀缉"。 2.犹编辑。

  • 7、追击[zhuī jī ]

    1.跟踪攻击。

  • 8、追缉[zhuī jī ]

    1.犹追捕。

  • 9、追集[zhuī jí ]

    1.召集,征募。

  • 10、追计[zhuī jì ]

    1.盘算思索以往的人或事。

追迹词语接龙

  • 1、1.亦作"迹行"。 2.指行为。 3.停止不前。
  • 2、1.痕迹。
  • 3、1.亦作"迹兆"。 2.踪迹和征兆。
  • 4、1.亦作"迹状"。亦作"迹状"。 2.行迹,迹象。
  • 5、1.亦作"迹捕"。 2.跟踪追捕。
  • 6、1.寻迹察访。
  • 7、1.亦作"迹蹈"。 2.重复走过的路。
  • 8、1.跟踪查捕盗贼。
  • 9、林业上指采伐之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
  • 10、访1.亦作"迹访"。 2.寻访。
  • 11、1.追随;依附。
  • 12、1.犹痕迹。
  • 13、1.周代掌管狩猎之官。 2.指探子。
  • 14、1.谓寻踪射击。
  • 15、1.亦作"迹水"。 2.脚印中的水。形容水小。
  • 16、1.亦作"迹索"。 2.跟踪搜索。
  • 17、1.见"迹象"。
  • 18、1.亦作"迹响"。 2.踪迹和声响。
  • 19、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可疑 ㄧ从~看,这事不像是他做的。
  • 20、畟畟1.锋利貌。《诗.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毛传:"畟畟,犹测测也。"孔颖达疏:"以畟畟文连良耜,则是利刃之状,故犹测测以为利之意也。"朱熹集传:"畟畟,严利也。"一说,深耕貌。马瑞辰通释:"胡承珙曰:'《尔雅》:深,测也。《说文》:测,深所至也。畟畟﹑测测,皆状农人深耕之貌。'今按《淮南子.原道篇》注:'度深曰测。'则以耜入地之深亦得曰测。《尔雅》舍人注:'畟畟,耜入地之貌。'亦状其入地之深。"
  • 21、畟奸1. 见“鸡奸”。
  • 22、畟然1.清晰貌。
  • 23、諔诡1.奇异。
  • 24、堲谗1.疾恶谗言。

追迹的相关查询

追迹的意思解释、追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