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ì shè  ]
  • ㄐ一ˋ ㄕㄜˋ
  • YOP TMD

迹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寻踪射击。

引证解释

⒈  谓寻踪射击。

《汉书·王尊传》:“会 南山 羣盗 傰宗 等数百人为吏民害,拜故 弘农 太守 傅刚 为校尉,将迹射士千人逐捕。”
颜师古 注:“迹射,言能寻迹而射取之也。”

迹射(ji she)同音词

  • 1、积射[jī shè ]

    1.见"积射士"。

  • 2、箕舌[jī shé ]

    1.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宽广处﹐其状如舌。

  • 3、激射[jī shè ]

    1.喷射;冲击。 2.引申指文势奔放。 3.谓雷电闪击。

  • 4、击射[jī shè ]

    1.射击。

  • 5、计设[jì shè ]

    1.设法。

  • 6、济涉[jì shè ]

    1.渡过水面。

  • 7、鸡舌[jī shé ]

    1.见"鸡舌香"。

  • 8、鸡舍[jī shě ]

    1.亦作"鸡舍"。 2.饲养鸡群的房舍。

  • 9、几社[jǐ shè ]

    1.明末的文社组织。名为"几社"者,盖取知几其神之义。主要成员有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何刚等人。其文学主张颇受前后七子影响,作品则对政治的混浊﹑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明亡后,陈子龙等数人曾致力抗清。

  • 10、祭社[jì shè ]

    1.祀土地神。

迹射词语接龙

  • 1、1.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 2.泛指应试。
  • 2、1.相传吴越王钱镠射潮筑塘的故事。 2.东汉马援亦有射潮故事﹐见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射潮》及所引清屈大均《射潮歌》。
  • 3、1.弹头射出后所能达到的距离。
  • 4、1.发射弹丸。
  • 5、1.用箭射靶。 2.指箭靶。 3.山名。
  • 6、1.喻善射。
  • 7、1.土筑的箭靶。 2.山名。
  • 8、1.古代射场的界限。
  • 9、1.用箭射飞鸟。
  • 10、1.猎服。
  • 11、1.麝的别名。
  • 12、1.射取小鱼。《易.井》:"井谷射鲋,瓮敝漏。"高亨注:"井谷犹井口也。山口出水谓之谷﹐故井口谓之井谷。鲋﹐小鱼名。瓮﹐汲水瓶。敝﹐破也。爻辞言:从井口以弓矢射井中之小鲋鱼﹐不能中鱼﹐反而穿其瓮﹐瓮以破漏矣。此比喻人行事所用之手段不适合客观条件﹐以致失败。"后用为典实。
  • 13、古代游戏。把东西覆于器物下,让人猜。后也用于称行酒令时用字句暗指事物,让人猜测: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射覆】古代游戏。把东西覆于器物下,让人猜。后也用于称行酒令时用字句暗指事物,让人猜测: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 14、1.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夏季开花﹐花被橘红色﹐有深红斑点。根可入药。《广雅.释草》:"鸢尾﹑乌萐﹐射干也。"王念孙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王逸注:"射干﹐香草。"洪兴祖补注:"射﹐音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揭车衡兰,稾本射干。"李善注引司马彪曰:"射干,香草也。"一说木名。 2.兽名。
  • 15、1. 射弹被发射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
  • 16、1.用箭射薄绢。喻事之易举。
  • 17、1.传说的毒虫名。 2.弓箭手。
  • 18、1.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
  • 19、1.指管仲射齐桓公事。春秋时齐襄公昏乱﹐其弟纠奔鲁﹐以管仲﹑召忽为师;小白奔莒﹐以鲍叔为师。襄公死﹐纠与小白争归齐国为君。管仲将兵遮莒道阻小白﹐射中其衣带钩。小白佯死﹐得先入为君﹐是为桓公。桓公即位后不记旧仇﹐任管仲为相﹐终成霸业。 2.喻尝叛己而有宿仇者。 3.猜度隐微难知之事。
  • 20、1.见"射鞴"。
  • 21、1.箭靶。
  • 22、1.买官。买官如射利﹐故称。
  • 23、1.即射鞴。射箭用的皮制臂套。
  • 24、1.迎合。

迹射的相关查询

迹射的意思解释、迹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