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í qí  ]
  • ㄑ一ˊ ㄑ一ˊ
  • PYR PYR
  • AA式

祈祈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徐缓貌。

引证解释

⒈  徐缓貌。

《诗·小雅·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
毛 传:“祈祈,徐也。”
郑玄 笺:“古者阴阳和,风雨时,其来祈祈然而不暴疾。”
汉 班固 《东都赋》:“习习祥风,祈祈甘雨。”
南朝 梁 何逊 《从主移西州寓直斋内》诗:“祈祈寒枝动,濛濛秋雨驶。”

国语辞典

⒈  和顺舒缓的样子。

《诗经·小雅·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
南朝梁·何逊〈从主移西州寓直斋内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诗:「祈祈寒枝动,蒙蒙秋雨驶。」

祈祈(qi qi)同音词

  • 1、敧器[qī qì ]

    1.即欹器。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礼器。置于座右以戒满。

  • 2、踖踖[qì qì ]

    1.恭敬而敏捷貌。 2.惶惧不安貌。 3.惭愧貌。

  • 3、踖躩[qì qì ]

    1.喻指艰难困顿。

  • 4、祁祁[qí qí ]

    1.众多貌;盛貌。 2.舒缓貌。 3.娴静貌;和顺貌。

  • 5、颀颀[qí qí ]

    1.身长貌。 2.崇高貌。

  • 6、七七[qī qī ]

    也称“做七”。旧时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人死后,每隔七天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死者,依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故称。

  • 7、七起[qī qǐ ]

    1.相传禹一饭七起以迎贤士。《艺文类聚》卷十一引《鬻子》:"﹝禹﹞一馈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门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北齐刘昼《新论.诫盈》:"夏禹一馈而七起﹐周公一沐而三握发﹐食不遑饱﹐沐不及晞。"后用以称礼贤下士。

  • 8、七弃[qí qì ]

    1.七出。

  • 9、戚戚[qī qī ]

    1.相亲貌。 2.忧惧貌;忧伤貌。 3.心动貌。 4.低语声。

  • 10、岐岐[qí qí ]

    1.形容聪颖早慧。 2.飞行貌。 3.翘起貌;挺立貌。

祈祈词语接龙

  • 1、1.古代祀社,春夏祈而秋冬报。《礼记.郊特牲》:"祭有祈焉,有报焉。"郑玄注:"祈,犹求也。谓祈福祥﹑求永贞也,谓若获禾报社。"
  • 2、1.祀神以求蚕事的丰收。
  • 3、1.祈祷忏悔。
  • 4、①也作“祷告”。基督教特指向上帝(天主)和耶稣基督呼求、感谢、赞美等。天主教还包括吁请圣母马利亚以及其他圣徒向天主和基督代求。有不出声的默祷和出声的口祷;个人单独进行的私祷和集体举行的公祷等。公祷时通常由牧师或神父领祷。 ②伊斯兰教与礼拜相联又非礼拜的一种宗教仪式。指穆斯林为在今世、来世得到某种慰藉而向真主提出的一种祈求。可在礼拜前后举行。
  • 5、1.以血涂衅器物之礼。
  • 6、1.古时杀牲取血涂祭之礼。
  • 7、1.祈神除灾去秽。
  • 8、1.求福。
  • 9、1.即圻父。古代官名。掌封圻的兵甲。祈,通"圻"。 2.泛指武将。
  • 10、1.祭神时的祷告。
  • 11、1.古代祈求谷物丰熟的祭礼。
  • 12、1.祈福除殃。
  • 13、1.大寒。祈,通"祁"。
  • 14、1.祈求雨止。
  • 15、1.求借。
  • 16、1.祈求克敌。
  • 17、1.向神祈求从梦境中预知祸福。
  • 18、1.祈祷丰年。 2.宫名。指秦之祈年宫。 3.殿名。参见"祈年殿"。
  • 19、1.祈求农业丰收。
  • 20、1、恳切地盼望:—他早日康复。2、愿望;期望:发展经济,过上幸福生活是山里人的~。
  • 21、1.徐缓貌。
  • 22、1.拜神求签,以卜祸福。
  • 23、1.因久雨而祈祷天晴。
  • 24、1.向神祷告请求。 2.泛指请求。

祈祈的相关查询

祈祈的意思解释、祈祈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