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ěr rǎn mù rú  ]
  • ㄦˇ ㄖㄢˇ ㄇㄨˋ ㄖㄨˊ
  • BGH IVS HHH IFD
  • 成语

耳染目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同“耳濡目染”。

引证解释

⒈  同“耳濡目染”。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只因安享富贵的久了,后边生出来的儿孙,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国语辞典

⒈  听惯了,看熟了,因而深受影响。也作「耳濡目染」。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一来是秉赋了那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

成语解释

耳染目濡

耳染目濡词语接龙

  • 1、1.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 2、1.迟滞;缓慢。
  • 3、1.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 4、1.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 5、1.指沾湿马衣。语出《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冲,或濡马褐以救之。"
  • 6、1.滋润化育。
  • 7、1.见"濡迹"。
  • 8、1.沾润。
  • 9、1.亦作"濡煦"。 2.比喻人在困境中以微力相救助。
  • 10、1.指濡须口。
  • 11、1.沾湿一缕。形容沾湿范围极小。引申指力量微弱。
  • 12、1.淹没。
  • 13、1.用唾沫来湿润。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语出《庄子.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 14、1.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
  • 15、1.沉浸﹐沉溺。
  • 16、1.雨盛貌。喻帝王恩泽。
  • 17、1.犹沾润,施惠。
  • 18、①沾染:濡染陈俗。 ②受熏陶:濡染家学。 ③沾湿,染上颜色(常指运笔写字作画):濡染大笔何淋漓!
  • 19、和顺忍让:濡忍之志|濡忍不决。
  • 20、1.煮烂的肉。
  • 21、1.雨露润泽貌。
  • 22、1.湿润貌。 2.犹沉湎。 3.融洽貌。
  • 23、1.软弱。
  • 24、1.沾湿;滋润。 2.犹润笔。撰写文稿的酬金。

耳染目濡的相关查询

耳染目濡的意思解释、耳染目濡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