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ào hū  ]
  • ㄐ一ㄠˋ ㄏㄨ
  • KKNK KTU

嘂呼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嘂謼”。亦作“嘂嘑”。

⒉  大声呼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嘂謼”。亦作“嘂嘑”。大声呼喊。

《周礼·秋官·衔枚氏》:“军旅田役,令衔枚,禁嘂呼叹鸣於国中者。”
《新唐书·百官志四上》:“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嘂謼,武官暗探。”
陆德明 释文:“嘂音叫。”
宋 费衮 《梁溪漫志·江东丛祠》:“翌日,果復来庙廷,袒裼嘂嘑,极口丑詆不可闻。”
清 钱谦益 《仪孟刘母铭旌记》:“母居官寝,告戒傔媵,禁嘂呼叹鸣於梱中。”

嘂呼(jiao hu)同音词

  • 1、脚户[jiǎo hù ]

    1.旧称赶着牲口供人雇用的人。 2.旧时称代人长途送货送信的人。

  • 2、交互[jiāo hù ]

    ①互相:教师宣布答案之后,就让同学们~批改。 ②替换着:他两手~地抓住野藤,向山顶上爬。

  • 3、交护[jiāo hù ]

    1.一齐防护。

  • 4、骄胡[jiāo hú ]

    1.指胡人。语本《汉书.匈奴传上》:"单于遣使遗大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 5、娇嫮[jiāo hù ]

    1.娇美。

  • 6、椒壶[jiāo hú ]

    1.盛有椒浆的壶。亦代指椒浆。

  • 7、椒户[jiāo hù ]

    1.犹椒房。亦泛指富贵人家的闺房。

  • 8、焦糊[jiāo hú ]

    1.物体经火变焦变黑。

  • 9、鲛户[jiāo hù ]

    1.指以采珠为业的民户。

  • 10、教护[jiāo hù ]

    1.犹管理。

嘂呼词语接龙

  • 1、1.犹糊弄。迷惑,欺骗。
  • 2、1.号呼;号哭。
  • 3、1.谓博戏。蒲,樗蒲。
  • 4、1. 从肺部排出 [吸进的空气]。如:别对着我的脸呼气。
  • 5、1.喊叫。
  • 6、1.犹搅扰。
  • 7、1.见"呼扇"。
  • 8、1.亦作"呼搧"。 2.扑扇;拍打。
  • 9、1.口哨。
  • 10、呼喊声,借指群众的意见或要求:大家呼声很高|听取群众的呼声。
  • 11、1.相传战国时齐邹衍事燕惠王,被人谗害,含冤入狱。时当六月炎天,衍在狱中仰天大哭,天竟降下霜来。事见《初学记》卷二引《淮南子》及汉王充《论衡.感应》。后遂以"呼霜"为蒙冤呼天的典实。
  • 12、1.据《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正月武帝亲登嵩高山,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后因以"呼嵩"指对君主祝颂。
  • 13、1.索取;呼叫索取。
  • 14、寻呼台的简称。
  • 15、1.欢呼鼓掌。形容喜极。
  • 16、1.见"呼服"。
  • 17、1.大声唱名。
  • 18、1.称呼。
  • 19、1.方言。谓烧熟或煮熟吃掉。 2.象声词。形容喘粗气的声音。
  • 20、1.见"呼嗤"。
  • 21、1.亦作"呼哧"。 2.象声词。多形容哭声﹑气喘声等。
  • 22、1.呵斥。
  • 23、1.复姓。汉时有匈奴王呼毒尼。见《通志.氏族五》。
  • 24、1.怒叱。

嘂呼的相关查询

嘂呼的意思解释、嘂呼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