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ǒnɡ xī  ]
  • ㄙㄨㄥˇ ㄒ一
  • NSKG THN

悚息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因惶惧而屏息。

⒉  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引证解释

⒈  谓因惶惧而屏息。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
《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元逵、弘敬 得詔,悚息听命。”
《明史·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復言, 冕 独抗章争之。”
鲁迅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

⒉  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宋 苏轼 《扬州上吕相书》:“奬饰过分,悚息之至。”
明 李东阳 《再答镜川先生书》:“若不俯鉴此意,甚非不肖之望也。悚息,悚息。”

国语辞典

⒈  因恐惧而屏息、喘息。

《三国志·卷六〇·吴书·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于浅局,追用悚息。」
《明史·卷二一〇·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复言,冕独抗章争之。」

悚息(song xi)同音词

  • 1、竦息[sǒnɡ xī ]

    1.谓因恐惧而屏息。

  • 2、竦淅[sǒnɡ xī ]

    1.颤抖。

  • 3、诵习[sònɡ xí ]

    1.诵读以学习。 2.背诵并熟习。

  • 4、颂僖[sònɡ xī ]

    1.犹颂鲁。僖,指鲁僖公。

  • 5、颂系[sònɡ xì ]

    1.谓有罪入狱﹐宽容而不加刑具。颂,古"容"字。

  • 6、送席[sònɡ xí ]

    1.指把整席的酒菜作礼送人。

  • 7、送喜[sònɡ xǐ ]

    1.犹报喜。

  • 8、送戏[sònɡ xì ]

    1.旧时戏班为当地权贵义务表演,以求支持。亦指旁人出钱,请戏班为喜庆人家演出。

  • 9、讼系[sònɡ xì ]

    1.被控告而监禁﹑下狱。

  • 10、讼阋[sònɡ xì ]

    1.争讼。

悚息词语接龙

  • 1、1.顷刻,一会儿。
  • 2、1.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唐柳宗元《天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一说指沃土。 2.泛指泥土。 3.栖止之地。
  • 3、1.犹息民。
  • 4、1.休息日。
  • 5、1.谓停止读书。版,古时书写用的竹木片。指书籍。
  • 6、1.中医病名。指呼吸急促,气逆上奔的症侯。
  • 7、1.谓积压财货。
  • 8、1.停止用兵。
  • 9、1.停止,废除。
  • 10、1.平息喘气。 2.用以喻短暂的休息。
  • 11、1.申请撤销诉讼的状词。
  • 12、1.废除户调之税。
  • 13、1.复姓。汉有息夫躬。见《汉书》本传。
  • 14、1.媳妇,子妇。亦为子妇自称。 2.妻子。亦为妇人自称。
  • 15、1.官府贷给民户,俟秋收时加利息偿还的谷物。
  • 16、1.见"息耗"。
  • 17、1.亦作"息秏"。 2.犹消长。指事物的盛衰﹑盈亏﹑吉凶等。 3.犹损耗。 4.休养生息。 5.消息,信息。
  • 18、1.停止议论。
  • 19、1.息灭机心。 2.停止机械运转。
  • 20、1.谓解除盔甲。停战。
  • 21、1.停车休息。 2.借指栖隐。
  • 22、①肩头得到休息,比喻卸除负担的责任:俟息肩,则勉力赋诗。 ②停留休息:日暮倦行役,解鞍初息肩。
  • 23、1.谓谢绝交游,不问世事。
  • 24、1.歇脚休息。

悚息的相关查询

悚息的意思解释、悚息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