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á sì  ]
  • 一ㄚˊ ㄙˋ
  • IDF ICTD

涯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水边;岸。

⒉  边际;界限。

⒊  引申为尽头。

⒋  限量;穷尽。

引证解释

⒈  水边;岸。

《庄子·秋水》:“今尔出於涯涘,观於大海。”
《西京杂记》卷六:“昆明池 中有戈船楼船……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
南朝 梁 沉约 《与范述曾论竟陵王赋书》:“夫渺汎沧流,则不识涯涘。”
宋 王禹偁 《谢圣惠方表》:“窥天愈觉於高明,观海莫知其涯涘。”

⒉  边际;界限。

南朝 齐 谢朓 《辞随王笺》:“荣立府庭,恩加颜色。沐髮晞阳,未测涯涘。”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后世之士不务守经合道而好论其变化,渺茫不见涯涘。”
明 高攀龙 《侪鹤赵先生小传》:“先生磊落英迈,卓然物表,了无盖藏,浑无涯涘。”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先生於书,无所不读,函盖充周,不见涯涘。”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一个人在马路上从狭隘的深蓝天空里看看群星,慢慢的向前行走,一边作些漫无涯涘的空想。”

⒊  引申为尽头。

唐 颜真卿 《<干禄字书>序》:“綆短汲深,诚未达於涯涘。”

⒋  限量;穷尽。

《朱子全书》卷四:“吾辈不用有忿世疾恶之意,当常自体此心,宽明无係累,则日充日明岂可涯涘耶!”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盖其学力深厚,不可涯涘。”
明 宋濂 《<莆田四如先生黄公后集>序》:“则其所著皆六经六微,所宣皆天地之秘,诚有未易涯涘者。”
孙中山 《实行裁兵宣言》:“吾民馨香之祷,岂有涯涘?”

国语辞典

⒈  水的边际。引申以比喻事物的界限。

南朝梁·沈约〈与范述曾论竟陵王赋书〉:「夫眇泛沧流,则不识涯涘。」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涯涘(ya si)同音词

  • 1、雅司[yǎ sī ]

    1. 一种感染性、接触传染性但非性病性的热带疾病,由一种形态上与梅毒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T.pallidum)不能区别的螺旋体(细弱密螺旋体Treponema pertenue)引起,特点为皮肤原发性溃疡性损害,继而发展到第二期,此时溃疡遍及全身,在第三期骨亦被累及。

  • 2、雅思[yǎ sī ]

    1.雅正的才思。

  • 3、雅似[yǎ sì ]

    1.雅正﹐符合法度。似﹐助词﹐无义。

  • 4、押司[yā sī ]

    1.宋时办理文书,狱讼的地方胥吏,多由当地有产业人户中差选。

  • 5、哑嘶[yǎ sī ]

    1.嘶哑。

  • 6、崖涘[yá sì ]

    1.岸边。 2.犹界限,范围。

  • 7、疋似[yǎ sì ]

    1.譬如。

  • 8、亚似[yà sì ]

    1.类似,好像。

涯涘词语接龙

  • 1、偲偲1.互相勉励。
  • 2、思惑1.佛教语。指贪﹑嗔﹑痴等迷情。
  • 3、思结1.我国少数民族部族名。敕勒诸部之一。见《新唐书.回鹘传上》。 2.复姓。回纥九姓之一。唐有思结归国。见《新唐书.王君?传》。
  • 4、思旧1.怀念旧事或旧友。
  • 5、思咎1.反省过失。
  • 6、思眷1.眷念。
  • 7、思考1.指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 8、思渴1.渴念。
  • 9、思脍1.同"思鲈莼"。
  • 10、思劳1.思虑劳累。 2.香料名。
  • 11、思牢1.竹名。
  • 12、思儡1.木名。
  • 13、思理1.思辨能力。 2.犹思致。才思情致。 3.犹构思。 4.指构思设计的才智。
  • 14、思力1.思维能力。
  • 15、思恋1.怀恋。
  • 16、思量1.志趣和器量。
  • 17、思量考虑;想:细细思量|思量再三。
  • 18、思陵1.宋高宗赵构死后葬于会稽之永思陵。宋人因以"思陵"为高宗的代称。
  • 19、思鲈1.同"思鲈莼"。
  • 20、思路1.思想的门径;思维的条理脉络。
  • 21、思虑1.思索考虑。 2.犹心智,心思。
  • 22、思略1.犹谋略。
  • 23、思摸1.方言。忖度。
  • 24、思谟1.犹谋议。

涯涘的相关查询

涯涘的意思解释、涯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