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ēnɡ zhǐ  ]
  • ㄕㄥ ㄓˇ
  • TGD XQA

生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未经煮硾或涂蜡之纸。

引证解释

⒈  未经煮硾或涂蜡之纸。

唐 韩愈 《与陈给事书》:“《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八:“唐 人有熟纸,有生纸。熟纸谓妍妙辉光者,其法不一。生纸非有丧故不用。”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

国语辞典

⒈  未经涂蜡或煮硾的纸。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

⒉  普通绘画用纸,而未上胶矾、滴水即透者,称为「生纸」。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八》:「唐人有熟纸,有生纸。熟纸所谓妍妙辉光者,其法不一。生纸非有丧故不用。」

生纸(sheng zhi)同音词

  • 1、生支[shēnɡ zhī ]

    1.犹身躯。

  • 2、生知[shēnɡ zhī ]

    1.谓不待学而知之。语本《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

  • 3、生执[shēnɡ zhí ]

    1.生时所做的事。

  • 4、生植[shēnɡ zhí ]

    1.生育繁殖。 2.指生物。 3.指农业生产。

  • 5、生殖[shēnɡ zhí ]

    ①亦称“繁殖”。生物界动植物孳生后代的现象。分为两大类:(1)无性生殖,即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2)有性生殖,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新的个体。 ②生产;种植:生殖众则国富而人安|土地肥饶,可以生殖。

  • 6、生质[shēnɡ zhì ]

    1.犹禀赋。语本汉董仲舒《对贤良策一》:"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

  • 7、生致[shēnɡ zhì ]

    1.活着或新鲜地送到。

  • 8、绳直[shénɡ zhí ]

    1.犹准绳。谓其笔直。

  • 9、绳治[shénɡ zhì ]

    1.制裁;惩办。

  • 10、胜致[shènɡ zhì ]

    1.高雅的情趣。 2.优美的景致。

生纸词语接龙

  • 1、1.蠹鱼的别名。蛀蚀衣物书籍的害虫。
  • 2、即“风筝”(933页)。
  • 3、1.亦作"纸帛"。 2.纸做的缯帛。丧祭所用。缯帛,古人馈赠用的礼物。
  • 4、1.即纸札。用纸和竹篾扎成的冥器。
  • 5、1.亦作"纸札"。 2.纸张。 3.指纸做的冥器。
  • 6、1.纸的总称。纸以张计,故称。
  • 7、1.以藤皮茧纸缝制的帐子。据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八记载,其制法为:"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
  • 8、1.即镇纸。压纸的文具。
  • 9、1.蘸油的纸捻。点燃起来可以照明,故称。 2.泛称香烛纸钱之类的迷信用品。
  • 10、1.旧俗祭祀时所用的神像纸,祭毕随即焚化。古代祭祀用牲币,秦俗用马,后演变为用木马。唐王玙以纸为币,用纸马以祀鬼神。后世刻板以五色神佛像出售,名曰纸马。或谓旧时所绘神像,皆画马其上,以为神佛乘骑之用,故称纸马。又称甲马。
  • 11、1.即纸煤。
  • 12、1.即纸煤。
  • 13、1.用易于引火的纸搓成的细纸卷,点着后一吹即燃,多作点火﹑燃水烟之用。
  • 14、1.纸和墨。书写用具。 2.借指文字。
  • 15、1.亦作"纸捻"。 2.用表芯纸搓成的细纸卷儿,用以点火或吸水烟。又称纸煤或纸媒。 3.以坚韧的纸条搓成的细纸绳,用以装订簿册。
  • 16、1.铺垫或覆盖盛器的纸片。
  • 17、1.用硬纸制成的博戏之具。印有各种点子﹑图案或文字,形式多样,用法各异。 2.旧时下行公文名。
  • 18、1. 扬声器的锥形纸质或纤维质膜片。
  • 19、1.指字据。 2.指纸币。
  • 20、1.亦作"纸签"。 2.纸制的小签条。
  • 21、钱状的纸锭之类,祭祀时给死者烧化:捷报飞来当纸钱。
  • 22、1.成串的纸钱。
  • 23、1.即纸被。
  • 24、1.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 2.泛指书画的纸本或绢本。

生纸的相关查询

生纸的意思解释、生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