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énɡ zhì  ]
  • ㄕㄥˊ ㄓˋ
  • XKJN ICK

绳治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制裁;惩办。

引证解释

⒈  制裁;惩办。

《新唐书·裴宽传》:“时 北平军 使 乌承恩,虏酋也,与中人通,数冒贿, 宽 以法绳治。”
明 张居正 《答藩伯徐中台书》:“今内官勋臣,小有违犯,动被绳治。”

绳治(sheng zhi)同音词

  • 1、生支[shēnɡ zhī ]

    1.犹身躯。

  • 2、生知[shēnɡ zhī ]

    1.谓不待学而知之。语本《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

  • 3、生执[shēnɡ zhí ]

    1.生时所做的事。

  • 4、生植[shēnɡ zhí ]

    1.生育繁殖。 2.指生物。 3.指农业生产。

  • 5、生殖[shēnɡ zhí ]

    ①亦称“繁殖”。生物界动植物孳生后代的现象。分为两大类:(1)无性生殖,即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2)有性生殖,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新的个体。 ②生产;种植:生殖众则国富而人安|土地肥饶,可以生殖。

  • 6、生纸[shēnɡ zhǐ ]

    1.未经煮硾或涂蜡之纸。

  • 7、生质[shēnɡ zhì ]

    1.犹禀赋。语本汉董仲舒《对贤良策一》:"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

  • 8、生致[shēnɡ zhì ]

    1.活着或新鲜地送到。

  • 9、绳直[shénɡ zhí ]

    1.犹准绳。谓其笔直。

  • 10、胜致[shènɡ zhì ]

    1.高雅的情趣。 2.优美的景致。

绳治词语接龙

  • 1、1.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着。
  • 2、1.见"治辨"。
  • 3、1.治安保卫的省称。
  • 4、1.准备;备办。
  • 5、1.治国的根本措施。 2.谓处理事务从根本上着手。与"治标"相对。
  • 6、1.为帝王出行清理道路。
  • 7、1.谓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
  • 8、1.亦作"治辩"。亦作"治办"。 2.谓处理事务合宜。 3.治理。 4.备办。
  • 9、1.见"治辨"。
  • 10、1.谓对出现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谋求解决,仅对显露在外的枝节问题作应急处理。与"治本"相对。
  • 11、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 2.出兵作战。
  • 12、1.缉捕治罪。
  • 13、1.谓修整仪态,行步中规矩。
  • 14、1.保管。
  • 15、1.经营产业。
  • 16、1.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在路门外,司士掌之,为每日视朝之所。 2.政治清明的朝代。
  • 17、1.指综计工作成绩之簿册。
  • 18、1.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谓之"治达"。《周礼.夏官.射人》:"﹝射人﹞掌其治达。"郑玄注:"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达之于王,王有命,又受而下之。"一说谓当广赅众事,不仅射仪及祭祀而已。参阅清孙诒让《周礼正义》。
  • 19、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 2.修筑道路。
  • 20、1.谓管理土地的赋税。
  • 21、1.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
  • 22、1.治国的法典。
  • 23、1.修改润色。
  • 24、1.政治安定。 2.点窜改定。

绳治的相关查询

绳治的意思解释、绳治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