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ù mào  ]
  • ㄩˋ ㄇㄠˋ
  • GY ER

玉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对人容颜的敬称。谓貌美如玉。指美女。指青春年少。

引证解释

⒈  对人容颜的敬称。

《战国策·赵策三》:“辛垣衍 曰:‘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 平原君 者。’”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接其服而像其德,故望玉貌而行能有所定矣。”
清 姚鼐 《遇刘朴夫》诗:“新诗别更奇,玉貌看犹昨。”

⒉  谓貌美如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紈质,玉貌絳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明 单本 《蕉帕记·幻形》:“昨见 东吴 龙驤,羡他玉貌冰姿,兼有仙风道骨。”

⒊  指青春年少。

唐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诗:“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

⒋  指美女。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頳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釵独相向。”
明 范廷瓒 《玉钩斜》诗:“吴公 臺下坟,玉貌化为土。”
《说岳全传》第七八回:“玉貌娉婷,嬾傍妆臺骋马游。”

国语辞典

⒈  称人貌美如玉。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⒉  称人面貌的敬词。

《战国策·赵策三》:「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玉貌(yu mao)同音词

  • 1、愚瞀[yú mào ]

    1.愚钝暗昧。

  • 2、欝冒[yù mào ]

    1.中医病证名。表现为眩晕,甚至昏迷。

  • 3、郁茂[yù mào ]

    1.茂盛。

  • 4、郁冒[yù mào ]

    1.郁闷。 2.中医指头晕目眩或昏迷的症状。

  • 5、羽毛[yǔ máo ]

    鸟类表皮角质化的产物。被覆在体表,轻而难磨,略有弹性,具防水性,有护体、保温和飞翔等作用。成鸟的羽毛通常分正羽、绒羽和纤羽三种,分别长在体表一定区域。

  • 6、羽旄[yǔ máo ]

    ①古乐舞中的羽舞、旄舞。 ②古时以雉羽和旄牛尾装饰旗竿的军旗:羽旄照城阙。

  • 7、羽帽[yǔ mào ]

    1.两旁有翅的官帽。

  • 8、雨毛[yǔ máo ]

    1.细雨。

  • 9、誉髦[yù máo ]

    1.《诗.大雅.思齐》﹕"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誉髦斯士﹐谓选拔英杰之士。后因以"誉髦"指有名望的英杰之士。

玉貌词语接龙

  • 1、1.谓容貌恭敬。 2.谓肃然起敬。
  • 2、1.谓表面装作穷困。
  • 3、1.古时下对上的一种敬礼方式。犹后世之请安。
  • 4、1.见"貌寝"。
  • 5、1.亦作"貌侵"。 2.状貌丑陋短小。或以为谓状貌不扬。
  • 6、1.谓描画其形貌。
  • 7、1.容貌。
  • 8、1.犹容貌。
  • 9、1.谓表面上接受。
  • 10、1.表面上像。
  • 11、1.犹假托。
  • 12、1.犹外貌。
  • 13、1.容貌;外表。 2.谓根据外貌判断人。
  • 14、1.亦作"貌像"。 2.形象;相貌。
  • 15、1.见"貌象"。
  • 16、1.谓形貌相似。
  • 17、1.形状;状貌。
  • 18、1.虚伪文饰的话,假话。 2.犹言表面上说。
  • 19、1.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
  • 20、1.以礼相待。
  • 21、1.外貌;形象。
  • 22、1.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禅。形容入神的样子。
  • 23、1.谓根据外貌判断人的才德。
  • 24、1.谓容貌谦恭。 2.谓夙夜敬谨从事。

玉貌的相关查询

玉貌的意思解释、玉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