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hù  ]
  • ㄕˋ ㄏㄨˋ
  • NFF NDG

恃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因以“恃怙”为母亲、父亲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恃怙”为母亲、父亲的代称。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旧唐书·文苑传下·元德秀》:“德秀 早失恃怙。”
明 陆采 《怀香记·鞠询香情》:“徒为恃怙,逞遁辞护女欺夫。”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女状元》:“幼失恃怙,与老姥同居。”

恃怙(shi hu)同音词

  • 1、使乎[shǐ hū ]

    1.《论语.宪问》:"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朱熹注:"夫子,指伯玉也……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本为赞叹使者之语,后遂以"使乎"代称使者。

  • 2、视护[shì hù ]

    1.照看护理。

  • 3、侍胡[shì hú ]

    1.指接待﹑伺候汉使的胡人。

  • 4、侍护[shì hù ]

    1.侍候保卫。 2.伺候护养。

  • 5、诗虎[shī hǔ ]

    1.喻作诗能手。 2.用诗句为谜面的谜语。因虎难射中﹐形容谜的难猜﹐故名。

  • 6、实户[shí hù ]

    1.实际户数。 2.指朝廷赐封给大臣的实际户数。

  • 7、石斛[shí hú ]

    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节,绿褐色,开白花,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茎可入药。

  • 8、石湖[shí hú ]

    1.湖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吴县与吴江县之间,西南通太湖,风景优胜。相传为范蠡入五湖之口。宋范成大晩年居此,孝宗书"石湖"二字以赐,因自号石湖居士。

  • 9、石虎[shí hǔ ]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贵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2.似虎的石头。

  • 10、石户[shí hù ]

    1.上古传说中的地名。 2.见"石户农"。 3.石门。

恃怙词语接龙

  • 1、1.恃强好胜。
  • 2、1.放纵奢欲。
  • 3、倚仗帝王的恩宠: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怙宠专权|怙宠骄奢|怙宠聚敛。
  • 4、1.庇护。
  • 5、1.坚持作恶。
  • 6、1.依仗财势。
  • 7、1.坚持错误。
  • 8、乘着祸乱而谋取私利。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无始祸,无怙乱。”
  • 9、1.谓勤勉治国之大功。 2.犹丕冒。谓广被。
  • 10、1.以有强大力量而自恃。
  • 11、1.谓依仗母后的宠爱,以亲贵自恃。
  • 12、1.犹专权。
  • 13、1.依仗势力。
  • 14、〈书〉①依仗;凭借。 ②《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来用‘怙恃’为父母的代称:少失~。
  • 15、才骄物犹言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 16、恶不悛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17、恩恃宠怙:依靠。恃:凭借,依靠。凭借别人所给予的恩泽和宠幸而横行霸道、骄横妄为。
  • 18、过不悛指坚持错误不改。
  • 19、顽不悛犹言顽固不化。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 20、终不悔有所恃而终不悔改。同“怙终不悛”。
  • 21、终不悛有所恃而终不悔改。悛,悔改。
  • 22、淲池1.即滮池。古水名。
  • 23、淲沱1.见"淲池"。
  • 24、豰觫1.亦作"觳觫"。

恃怙的相关查询

恃怙的意思解释、恃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