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ínɡ jīnɡ  ]
  • ㄇ一ㄥˊ ㄐ一ㄥ
  • QQK YTTG

铭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

引证解释

⒈  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

《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
唐 李白 《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举铭旌。”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铭旌字,谁结个灵堂掛?”
郭沫若 《满江红·天外人归》词:“高树铭旌三叩首,跪参导弹孤哀样。”

国语辞典

⒈  丧礼中在灵柩前的长旛。由有名望的人署名题写死者的姓名、官衔、封赠、谥号。也作「明旌」、「旌铭」。

《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向道台道:『谁人题的铭旌?』」

铭旌(ming jing)同音词

  • 1、冥境[mínɡ jìnɡ ]

    1.佛教语。谓心境合一。冥,冥合。 2.佛教语。犹冥界。

  • 2、蓂菁[mínɡ jīnɡ ]

    1.蔓菁。

  • 3、明经[mínɡ jīnɡ ]

    1.通晓经术。 2.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 3.明清对贡生的尊称。

  • 4、明旌[mínɡ jīnɡ ]

    1.丧具。旧时竖在灵柩前或敷在棺上,标志死者官衔和姓名的长幡。 2.显扬表彰。

  • 5、明净[mínɡ jìnɡ ]

    1.看起来明亮而清楚。如:明净的天空。2.明朗和洁净。如:明净的橱窗。

  • 6、明径[mínɡ jìnɡ ]

    1.明白直截。

  • 7、明浄[mínɡ jìnɡ ]

    1.明丽而洁净。

  • 8、明静[mínɡ jìnɡ ]

    1.明亮而平静。

  • 9、明镜[mínɡ jìnɡ ]

    德国新闻周刊。1946年11月创刊于汉诺威。初名《本周》,1947年1月改现名,并迁汉堡出版。

铭旌词语接龙

  • 1、1.车马的饰物。旌﹐车的旗饰;繁﹐马缨。
  • 2、1.旌旗和车盖。
  • 3、1.见"旌竿"。
  • 4、竿1.亦作"旌干"。 2.旗竿。
  • 5、1.亦作"旍弓"。 2.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
  • 6、1.古代用以规谏帝王的旌旗和谏鼓。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有进善之旍……有敢谏之鼓。" 2.旌旗和战鼓。
  • 7、1.旌旗。罕﹐旗名﹐帝王所用。
  • 8、①帅旗。用羽装饰的军旗,用以指挥军队:破敌军夺其旌麾。 ②借指军队或军旅之事:奉辞伐罪,旌麾南指。
  • 9、1.旌旗与棨戟。用作官员出行的仪仗。 2.借指贵官。
  • 10、1.褒扬嘉奖。
  • 11、1.旌旗与铠甲。
  • 12、1.表彰选拔。
  • 13、1.表彰奖赏。
  • 14、①古代使者所持之节:途用旌节。 ②指旌与节。唐时赐节度使的仪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 15、1.表彰举荐。
  • 16、1.泛指旗帜。
  • 17、1.褒奖慰劳。
  • 18、1.亦作"旌斿"。 2.旌旗。
  • 19、1.表彰叙录。
  • 20、1.旌表门闾。旧时朝廷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赐给匾额﹐挂于门廷之上﹐或树立牌坊﹐以示表彰。
  • 21、1.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 2.泛指旗帜。 3.借指官兵。
  • 22、1.古代帝王出行﹐张帷幕为行宫﹐宫前树旌旗为门﹐称旌门。 2.犹旌闾。
  • 23、1.精密。旌﹐通"精"。
  • 24、1.旧时灵柩前书写死者姓名官衔的旗幡。又称铭旌。

铭旌的相关查询

铭旌的意思解释、铭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