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īn xínɡ  ]
  • ㄒ一ㄣ ㄒ一ㄥˊ
  • NY TGS

心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心施仁德而不表露于外。

⒉  佛教语。变动不居之心。心以流行于事相为作用,故称。

⒊  犹品行。

引证解释

⒈  谓心施仁德而不表露于外。

《管子·形势》:“见与之交,几於不亲;见哀之役,於不结;见施之德,几於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
尹知章 注:“心行而不见,则四方归之。”
《管子·形势解》:“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

⒉  佛教语。变动不居之心。心以流行于事相为作用,故称。

《法华经·方便品》:“佛知彼心行,故为説大乘。”
唐 白居易 《爱咏》诗:“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坐倚绳牀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

⒊  犹品行。

《北史·祖珽传》:“孝徵 心行虽薄,奇略出人,缓急真可冯仗。”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仁皇帝 每曰‘某心行不佳’,后竟除平章事,盖 仁皇帝 盛德大度,不念旧恶故也。”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人物不撑达,服色儘奢华,心行更姦猾。”

心行(xin xing)同音词

  • 1、忻幸[xīn xìnɡ ]

    1.欣幸,欢喜而庆幸。

  • 2、信星[xìn xīnɡ ]

    1.土星,又名镇星。

  • 3、信行[xìn xínɡ ]

    1.诚实守信的品行。 2.谓诚实守信。

  • 4、信幸[xìn xìnɡ ]

    1.信任宠爱。

  • 5、欣幸[xīn xìnɡ ]

    1.欣喜而庆幸。

  • 6、心兴[xīn xìnɡ ]

    1.犹兴致。

  • 7、心星[xīn xīnɡ ]

    1.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8、心形[xīn xínɡ ]

    1.精神与形体。

  • 9、心性[xīn xìnɡ ]

    1.性情;性格。 2.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指"心"和"性"。战国时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其后佛教各宗盛谈心性,禅宗认为心即是性,倡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宋儒亦喜谈心性,但各家解说亦不一。程颐﹑朱熹等以为"性"即"天理","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故"心""性"有别。陆九渊则主张"心即理也",认为"心""性"无别。其说虽不同,而均属唯心主义。清初王夫之和后来的戴震等人对心性作了一些唯物主义的阐说。后人亦以"心性之学"称宋明理学。

  • 10、新兴[xīn xīnɡ ]

    1.最近兴起的。 2.时新;时髦。

心行词语接龙

  • 1、1.往来;出入。语出《逸周书.大聚》:"市有五均,早莫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 2.走来。
  • 2、1.谓器物质量差,不坚牢。
  • 3、1.过路青年。 2.旧时称男家派遣到女家迎亲的人为"行郎"。
  • 4、1.即走廊。有顶的走道。
  • 5、1.颁布。
  • 6、1.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
  • 7、1.进行审问。
  • 8、1.且看。 2.复看,又看。
  • 9、1.谓可以行道。
  • 10、1.行旅;客居。 2.过客;旅客。 3.指后到的客人。与坐客相对。
  • 11、1.奔腾于太空。
  • 12、1.放声哭;且行且哭。
  • 13、1.行事勤苦。
  • 14、书写或排印文字的行列款式。
  • 15、文字的书写或排印的形式,包括字序和行序。一般汉字直行字序由上而下,行序由右而左;汉字横行字序由左而右,行序由上而下。
  • 16、1.亦作"行刼"。 2.进行劫掠。
  • 17、1.见"行劫"。
  • 18、1.亦作"行絜"。 2.德行高洁。
  • 19、1.消解,发散。 2.佛教语。谓心所取之境相。
  • 20、1.指副使。
  • 21、1.出行车辆的布篷。
  • 22、1.犹行贿。贿赂。
  • 23、1.向前行走(多用于队伍)。
  • 24、1.路旁饿死的人。

心行的相关查询

心行的意思解释、心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