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ìn xīnɡ  ]
  • ㄒ一ㄣˋ ㄒ一ㄥ
  • WY JTG

信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土星,又名镇星。

引证解释

⒈  土星,又名镇星。

《史记·孝武本纪》:“信星昭见,皇帝敬拜泰祝之饗。”
司马贞 索隐:“信星,镇星也。信属土,土曰镇星。”
《汉书·礼乐志》:“景星显见,信星彪列。”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镇星为信星,居国益地。”
《南齐书·乐志》:“信星含曜,秬草流芳。”

信星(xin xing)同音词

  • 1、忻幸[xīn xìnɡ ]

    1.欣幸,欢喜而庆幸。

  • 2、信行[xìn xínɡ ]

    1.诚实守信的品行。 2.谓诚实守信。

  • 3、信幸[xìn xìnɡ ]

    1.信任宠爱。

  • 4、欣幸[xīn xìnɡ ]

    1.欣喜而庆幸。

  • 5、心兴[xīn xìnɡ ]

    1.犹兴致。

  • 6、心星[xīn xīnɡ ]

    1.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7、心行[xīn xínɡ ]

    1.谓心施仁德而不表露于外。 2.佛教语。变动不居之心。心以流行于事相为作用,故称。 3.犹品行。

  • 8、心形[xīn xínɡ ]

    1.精神与形体。

  • 9、心性[xīn xìnɡ ]

    1.性情;性格。 2.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指"心"和"性"。战国时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其后佛教各宗盛谈心性,禅宗认为心即是性,倡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宋儒亦喜谈心性,但各家解说亦不一。程颐﹑朱熹等以为"性"即"天理","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故"心""性"有别。陆九渊则主张"心即理也",认为"心""性"无别。其说虽不同,而均属唯心主义。清初王夫之和后来的戴震等人对心性作了一些唯物主义的阐说。后人亦以"心性之学"称宋明理学。

  • 10、新兴[xīn xīnɡ ]

    1.最近兴起的。 2.时新;时髦。

信星词语接龙

  • 1、1.谓行星聚于某宿。 2.犹会聚。
  • 2、1.小火点。
  • 3、1.谓散布如列星的佛龛或佛塔。
  • 4、1.有星光的天空。
  • 5、1.谓夜将尽。
  • 6、1.《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 7、1.天狼星。
  • 8、1.如天星布散。形容众多。 2.如天星布散。形容分散。
  • 9、1.天文历法。 2.星辰。 3.指代年岁。
  • 10、1.谓如星星连亘。形容光亮。 2.谓如星星连亘。形容多而密集。
  • 11、1.如天星罗列。言密布。
  • 12、1.如流星飞逝。形容迅速。
  • 13、1.如星星密布的屋脊。形容屋舍之多。
  • 14、为区分和检索方便,对各类天体人为规定的名称。中国古代对天体曾用领土、用具、动植物等名称命名。现代采用星座名后附加小写希腊字母,如大熊座α星;对变星则在星座名后附加大写拉丁字母,如金牛座t星;对小行星最初用罗马、希腊女神名命名,后也有用人名命名的,现国际上统一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王绶星是3171号小行星;对彗星则以发现者姓名命名,如哈雷彗星等。
  • 15、1.术数家认为人的祸福寿夭,与天星的位置﹑运行有关,因据人的生年时辰,配以天干地支,来推算命运,附会人事,称为"星命"。亦指人命八字。
  • 16、1.明亮的目光;明媚的眼睛。
  • 17、1.火星迸射。
  • 18、1.宋徐子平着《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阐发星命之说,后因称推算八字之术为子平术,也称"星平"。
  • 19、以七天为一周,循环纪日的制度。星期制始于古巴比伦时代。罗马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1年3月7日公布实施。沿用至今。
  • 20、1.帝王的使者。
  • 21、1.星名。指参旗九星。 2.星名。指太白金星。
  • 22、1.指占星望气之术。 2.星宿与节气。借指时光。 3.指星际的气体。星际物质之一。
  • 23、1.神话中的鹊桥。 2.指七星桥。在四川省成都市。传为秦时李冰所造。上应七星,故称。
  • 24、1.宇宙间能发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如太阳﹑月球﹑地球等。 2.见"星球"。

信星的相关查询

信星的意思解释、信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