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ǐ chī  ]
  • ㄓˇ ㄔ
  • XQA QAYG

纸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纸鸢。

引证解释

⒈  即纸鸢。参见“纸鳶”。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臺城 与援军信命久絶,有 羊车儿 献策,作纸鴟,繫以长绳,写敕於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
胡三省 注:“纸鴟,即纸鳶也。”

纸鸱(zhi chi)同音词

  • 1、制持[zhì chí ]

    1.犹操持。

  • 2、制勅[zhì chì ]

    1.见"制敕"。

  • 3、稚齿[zhì chǐ ]

    1.亦作"稚齿"。亦作"稚齿"。 2.年少;少年;儿童。

  • 4、只尺[zhǐ chǐ ]

    1.亦写作"只赤"。 2.咫尺。形容距离短。

  • 5、只赤[zhǐ chì ]

    1.见"只尺"。

  • 6、滞耻[zhì chǐ ]

    1.谓久未洗雪的耻辱。

  • 7、指尺[zhǐ chǐ ]

    1.古时以中指中节的长度为一寸,十寸为尺,以指为度而量,故称指尺。 2.度量,衡鉴。

  • 8、指斥[zhǐ chì ]

    斥责;批评所挑出的错误:指斥朝政|毫不留情地指斥。

  • 9、支持[zhī chí ]

    ①撑住;勉强维持:在压力面前,他有点支持不住了|他知道城中粮食不多,最多支持一个月。 ②支援;赞助:互相支持|支持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斗争。 ③照料;应付:家中自有兄弟支持,不必挂怀|叫道人支持这些轿夫马夫,上下人等。

  • 10、枝持[zhī chí ]

    1.支撑,支持。

纸鸱词语接龙

  • 1、1.亦作"鸱■"。 2.革囊。 3.借指春秋吴伍员。 4.指盛酒器。 5.即鸱夷子皮。 6.拇指。行酒令的手势。
  • 2、1.见"鸱夷"。
  • 3、1.谓丧失天良的行为。《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孙星衍疏:"或今文'鸱义'为'消义'。《广雅.释诂》云:'消﹐灭也。'则'消义奸轨'﹐或为消义善而干轨法也。"一说谓盗贼状如鸱枭。参阅孔颖达《尚书正义》引汉郑玄说。
  • 4、1.亦作"鵄鸢"。 2.即鸱鸟。
  • 5、1.亦作"鵄张"。 2.像鸱鸟张翼一样。比喻嚣张,凶暴。
  • 6、1.谓气势威猛,相持对立。
  • 7、1.谓气势威猛地相持对立。
  • 8、1.象声词。形容撕纸声。
  • 9、1.如鸱蹲状,局促而瑟缩。
  • 10、1.指用革囊浮之于江的春秋吴人伍子胥。
  • 11、1.指恶水沟。语本唐韩愈《病鸱》诗:"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
  • 12、1.身不动而回顾。古代养生术中的一种动作。
  • 13、1.即鸺鹠。 2.戴胜的异名。
  • 14、1.屋脊饰物和栏杆。
  • 15、1.即鸱吻。
  • 16、1.犹侈靡。鸱,用同"侈"。
  • 17、1.指鹞鹰。
  • 18、1.威猛的鸱鸟。苕,通"岧"。高貌。
  • 19、1.如鸱鸟昂首举视。形容凶狠贪戾的眼光。
  • 20、1.即鸱夷。革囊。
  • 21、1.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装饰性构件。外形略如鸱尾,因称。
  • 22、1.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
  • 23、1.《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汉桓宽《盐铁论.毁学》:"今公卿以其富贵笑儒者,为之常行,得无若太山鸱吓鹓鶵乎?"后世即以"鸱吓"比喻恐人夺取己物而发出的怒声。
  • 24、1.见"鸱鸮"。

纸鸱的相关查询

纸鸱的意思解释、纸鸱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