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iǎn xià  ]
  • ㄋ一ㄢˇ ㄒ一ㄚˋ
  • GGLJ GH

辇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辇毂下”的省称。

引证解释

⒈  “輦轂下”的省称。参见“輦轂下”。

唐 韩愈 《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臣幸得宿卫二十餘年,今年老斥外任,不胜慕恋,愿得死輦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灵彻上人》:“贞元 中,西游京师,名振輦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画史汇传》:“輦下名流,称为双絶。”

国语辞典

⒈  天子车驾附近,指京师。

唐·裴铏《传奇·裴航》:「航遍求访之,灭迹匿形,竟无踪兆。遂饰装归辇下。」
宋·刘辰翁〈柳梢青·铁马蒙毡〉词:「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辇下(nian xia)同音词

  • 1、年下[nián xià ]

    1.谓将过旧历新年的时候。

辇下词语接龙

  • 1、1.配角。
  • 2、1.谓向下垂挂。
  • 3、1.下嘴唇。2.昆虫的下唇,由第二对下腭在中腺联合而成,在各种昆虫内有变化但是典型的包括下唇基节。
  • 4、1.具供词。
  • 5、1.见"下次小的"。 2.紧接着本次以后的一次。
  • 6、1.支取一部分之后还存若干数目。
  • 7、(价格、销量、汇率等)下降;下跌:股市连续~|这个月电视机销售量~15%。
  • 8、1.追求财利。 2.古时婚礼,男家使媒人向女家求婚,叫下达。 3.以私事陈达于君。 4.向下发布或传达。
  • 9、1.鸟类或爬行动物产卵。 2.比喻飞机投弹。
  • 10、1.间道,小路。 2.犹下策。 3.下流,不正经。
  • 11、1.亦作"下的"。 2.舍得;忍心。
  • 12、1.谓德之下者。
  • 13、1.见"下得"。
  • 14、1.据《周礼》,天子有事会诸侯,则在郊外筑坛以发布政事。坛之阶有三层,分为上中下三等。由地而上,其第一层为下等,乃位次之低者。 2.等级低的;地位卑下的。 3.指低级庸俗,不高雅。
  • 15、1.犹下土,天下。 2.瘠地;下等的土地。
  • 16、1.下等;劣等。
  • 17、1.分店,支店。
  • 18、1.谓人民有沉溺之患。语出《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孔颖达疏引郑玄注:"昬,没也;垫,陷也。禹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亦指人民陷于苦难之中。 2.被水淹没。
  • 19、1.低沉的乐调。 2.指流俗的乐调。
  • 20、1. (水位、价格等)下降;贬值。如:股市行情下跌。
  • 21、1.同"下碇"。
  • 22、1.下聘。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2.付出定金。
  • 23、1.见"下碇"。
  • 24、1.亦作"下椗"。 2.谓船只停泊或靠码头。

辇下的相关查询

辇下的意思解释、辇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