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à dì  ]
  • ㄒ一ㄚˋ ㄉ一ˋ
  • GH TXH

下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下等;劣等。

inferior;

⒉  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

应举下第。——唐·李朝威《柳毅传》

fail in an exam;

⒊  又。

昨下第。

引证解释

⒈  下等;劣等。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於下第。”
《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
《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
《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懌, 虞允文 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 广德军。”

⒉  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

唐 韦应物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诗:“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开宝 六年,下第人 徐士廉 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
清 徐士銮 《宋艳·傅会》:“魏 人 王山,能为诗,标韵清卓。因省试下第,薄游东海。”

国语辞典

⒈  劣等。

《晋书·卷三四·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

⒉  考试未被录取。也作「落第」。

《后汉书·卷九·孝献帝记》:「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

下第(xia di)同音词

  • 1、徦狄[xiá dí ]

    1.居住在遥远边境的北方少数民族。

  • 2、下地[xià dì ]

    1.犹下土,天下。 2.瘠地;下等的土地。

  • 3、祫禘[xiá dì ]

    1.古代王者祭先祖之大礼。

  • 4、遐狄[xiá dí ]

    1.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2.长狄。本谓狄族的一支,其人身材高大。后世遂塑像以镇殿堂。

  • 5、狎敌[xiá dí ]

    1.轻敌。

  • 6、遐睇[xiá dì ]

    1.往远处眺望之目光。

  • 7、夏狄[xià dí ]

    1.见"夏翟"。

下第词语接龙

  • 1、1.评定功劳等次。
  • 2、1.第宅与楼观。
  • 3、1.犹第宅。
  • 4、1.犹世家。指门第高﹑世代为官的大家。
  • 5、1.只怕。表示拟测。
  • 6、1.古代府第内供差遣的人。
  • 7、1.评定名次。 2.列上名字。谓科举中式。
  • 8、1.犹品第。品评人物。
  • 9、1.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 10、1.即夷貉。古代指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
  • 11、1.复姓。汉田广孙田癸为第三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十。
  • 12、1.复姓。汉有第八矫。见《元和姓纂》卷八引《风俗通》。
  • 13、1.西藏地区旧官名。原为西藏部落或地方首领的称号﹐清初用以称总理西藏地方事务的官员﹐后又以指西藏地方政府所委派的地方官及中下级执事官。
  • 14、1.犹房产。
  • 15、1.等级;次第。
  • 16、1.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 17、1.评定奖赏。
  • 18、1.宅第﹐住宅。
  • 19、使1.但使。
  • 20、1.犹第宅。
  • 21、1.犹第宅。
  • 22、1.复姓。东汉时有第五伦。见《后汉书》本传。
  • 23、1.犹门下﹑阁下。古代多用于对长官的敬词。
  • 24、1.犹行第。家族内同辈人的排行次第。

下第的相关查询

下第的意思解释、下第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