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ēnɡ yáo  ]
  • ㄓㄥ 一ㄠˊ
  • TGH TET

征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征繇”。

⒉  赋税与徭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征繇”。赋税与傜役。

《后汉书·隗嚣传论》:“至使穷庙策,竭征徭,身殁众解然后定。”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六龙言旋,迺下詔復除征繇。”
元 汤式 《天净沙·小景》曲:“山翁一笑,胜桃源堪避征徭。”
徵徭:赋税和徭役。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边地勤输輓,徵徭念践更。”

征徭(zheng yao)同音词

  • 1、政要[zhènɡ yào ]

    1.施政的要领。 2.从事政治活动而有权势﹑地位的人物。

  • 2、征轺[zhēnɡ yáo ]

    1.远行的车。

  • 3、征繇[zhēnɡ yáo ]

    1.见"征徭"。

  • 4、征要[zhēnɡ yào ]

    1.犹证据。要,核实之辞。

  • 5、正要[zhènɡ yào ]

    1.谓端正东西的方位。《文选.左思<魏都赋>》:"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吕延济注:"承二分之正要者﹐言取春分﹑秋分之日日影正时﹐以正东西之位。"一说谓端正南北的方位。张铣注:"言考度星日﹐以定南北也。" 2.刚要;正预备。

征徭词语接龙

  • 1、1.编户之民的徭役。
  • 2、1.服劳役的民夫。
  • 3、1.力役与赋税。
  • 4、1.工役劳力。
  • 5、1.指瑶族人。
  • 6、使1.犹徭役。
  • 7、1.谓服劳役与戍守边疆。
  • 8、1.徭赋。
  • 9、中国古代政府规定平民无偿提供的劳役。如在筑城、开河、建造皇宫及陵寝的工程中从事繁重劳动,到边境去服兵役或劳役,名目繁多。历代都规定,男子18~60岁每年都要服一定时期劳役。
  • 10、皋陶1.亦作"皐陶"。亦作"皋繇"。亦作"皋繇"。亦作"皐陶"。亦作"皐陶"。 2.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 3.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 11、皋陶传说舜时掌刑狱的官。
  • 12、侥竞1.谓对利禄的贪求争夺。亦指侥竞之人。
  • 13、侥滥1.贪得无厌不守法度。
  • 14、侥利1.侥幸所得之利。
  • 15、侥躐1.谓意外的越次擢升。
  • 16、侥冒1.贪冒;贪图。
  • 17、侥奇1.侥傒,奇怪。
  • 18、侥僺1.长貌。
  • 19、侥求1.谓非分贪求。
  • 20、侥取1.非分谋取。
  • 21、侥速1.贪求快速。
  • 22、侥忝1.谦辞。谓侥幸愧居其列。
  • 23、侥望1.谓对财利等方面的企求奢望。
  • 24、侥傒1.即跷蹊。奇怪,可疑。亦指复杂可疑之处。

征徭的相关查询

征徭的意思解释、征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