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ú jú  ]
  • ㄌㄨˊ ㄐㄨˊ
  • HNR SCNK

卢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枇杷。

卢橘杨梅次第新。——宋·苏轼《惠州一绝》

loquat;

引证解释

⒈  金橘的别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
宋 姜夔 《一萼红》词序:“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金橘》:“此橘生时青卢色,黄熟则如金,故有金橘、卢橘之名。”

⒉  指枇杷。

宋 苏轼 《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王十朋 集注引 师尹 曰:“《谈助》云:‘卢橘,枇杷也。’”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岭 外以枇杷为卢橘子,故 东坡 云:‘卢橘梅梅次第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卢橘》:“世人多用卢橘以称枇杷。”

卢橘(lu ju)同音词

  • 1、胪举[lú jǔ ]

    1.列举。

  • 2、胪句[lú jù ]

    1.犹胪传。

  • 3、陆居[lù jū ]

    1.居处陆上。

  • 4、露居[lù jū ]

    1.居住在不能蔽风雨的房子里。 2.住在山野之中。 3.住在露天﹐住在室外。

  • 5、庐居[lú jū ]

    1.住在临时性的简易房子中。 2.庐墓。在墓旁结庐服丧。 3.平民之居,民房。

  • 6、庐剧[lú jù ]

    1.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倒七戏”。因流行于该省中部旧庐州府一带而得名。

  • 7、炉具[lú jù ]

    1.炉子及烟筒﹑拐脖儿﹑拔火罐等用具。

  • 8、鹿聚[lù jù ]

    1.如鹿一样聚居。

  • 9、路局[lù jú ]

    1.指铁路或公路的管理机构。

卢橘词语接龙

  • 1、1.以橘子加蜜糖制成的饼。
  • 2、1. [方]∶橘;橘子。
  • 3、1.汉代所置官名,主贡御橘。
  • 4、1.橘子的核。可入药。
  • 5、①中医指柑橘类干燥的外果皮,可入药。 ②像红色橘子皮那样的颜色。
  • 6、比黄色略深像橘子皮的颜色。
  • 7、1.种橘的果农户。
  • 8、1.即橘官。
  • 9、1.相传苏仙公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见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后因以"橘井"为良药之典。
  • 10、1.用橘子作原料酿成的酒。
  • 11、1.橘树的果实。
  • 12、1.古蜀名园。 2.橘树林。
  • 13、1.橘子汁。
  • 14、橘皮和橘瓣中间的网络形的纤维。中医入药。
  • 15、1.《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以"橘奴"为橘树或橘子的别称。
  • 16、1.橘子的皮。可入药。
  • 17、1.橘洲。 2.传说中柳毅为龙女传书的地方。后因以指男女定情之地。
  • 18、1.终南山的别称。
  • 19、1.橘子。
  • 20、1. 树名。果实为橘子。如: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唐·李朝威《柳毅传》。
  • 21、《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通过对生于南国的橘的颂扬,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志愿,是一篇托物自喻之作。全篇都用三言和四言句,与《九章》其他各篇句式不同,为作者的早年作品。
  • 22、1.指僮仆。
  • 23、1.以橘皮等制成的药丸。橘皮性温,可止咳化痰。
  • 24、1.指橘树的习性。

卢橘的相关查询

卢橘的意思解释、卢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