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ū huǎnɡ  ]
  • ㄏㄨ ㄏㄨㄤˇ
  • QRN NIG

忽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忽怳”。

引证解释

⒈  见“忽怳”。

忽恍(hu huang)同音词

  • 1、忽荒[hū huānɡ ]

    1.见"忽怳"。

  • 2、忽慌[hū huānɡ ]

    1.见"忽怳"。

  • 3、忽怳[hū huǎnɡ ]

    1.亦作"忽荒"﹑"忽恍"﹑"忽慌"。(1)谓似有似无,模糊不分明。《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汉贾谊《鵩鸟赋》:"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汉扬雄《<法言>序》:"神心忽恍,经纬万方。"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其道密微,寂寥忽慌,无形可以见,无声可以闻。"章炳麟《征信论下》:"从是雠质自离者,诚有可知,亦或忽恍如不可知。"(2)指天空。《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霓之间。"《文选.班固<答宾戏>》:"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

  • 4、惚慌[hū huānɡ ]

    1.犹惚恍。谓虚无缥缈。

  • 5、惚怳[hū huǎnɡ ]

    1.见"惚恍"。

  • 6、惚恍[hū huǎnɡ ]

    1.亦作"惚怳"。 2.混沌不分;隐约不清。 3.迷迷糊糊。多指神志方面。 4.游移不定。

忽恍词语接龙

  • 1、1.摇动不定。
  • 2、①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精神~。 ②(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我~听见他回来了。‖也作恍忽。
  • 3、1.见"恍恍"。
  • 4、1.蒙眬不清貌。 2.亦作"恍怳"。心神不定貌。 3.晃荡。 4.仿佛。
  • 5、1.迷糊眩惑。
  • 6、形容忽然醒悟:~大悟。
  • 7、1.好似;仿佛。
  • 8、1.茫然。 2.好像,仿佛。
  • 9、1.犹迷惘。
  • 10、忽然醒悟。
  • 11、1.犹仿佛。
  • 12、荡荡摇晃不定。
  • 13、忽忽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 14、惚惚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 15、速速1.心神不定貌。
  • 16、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 17、然若失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 18、然自失自失:好像自己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的迷惘惜恋的的心情。
  • 19、如隔世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个时代。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
  • 20、如梦境好象是在梦里一样。
  • 21、如梦寐指好像做梦一样。
  • 22、洸潒1.水宽广貌。
  • 23、洸洸1.水波动荡闪光貌。 2.威武貌。
  • 24、洸忽1.恍忽。隐约不明貌。

忽恍的相关查询

忽恍的意思解释、忽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