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uǎnɡ yí  ]
  • ㄏㄨㄤˇ 一ˊ
  • NIG XTD

恍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仿佛。

引证解释

⒈  犹仿佛。

《西游记》第二八回:“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荔枝排芽。”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孩抱何缘亲见帝?恍疑鬼使与神差。”
《瓯北诗话》卷十引 清 查慎行 《渡洞庭湖》诗:“恍疑天四合,长见日当中。”

恍疑(huang yi)同音词

  • 1、皇仪[huánɡ yí ]

    1.皇帝的仪容。

  • 2、皇彝[huánɡ yí ]

    1.皇帝的法度。

  • 3、皇邑[huánɡ yì ]

    1.帝都;京城。

  • 4、皇翼[huánɡ yì ]

    1.凤凰的羽翼。借指笙管。

  • 5、荒夷[huānɡ yí ]

    1.古时对海疆﹑边陲地区的居民或民族的泛称。

  • 6、荒裔[huānɡ yì ]

    1.指边远地区。

  • 7、黄衣[huánɡ yī ]

    1.黄色的衣服。古代帝王﹑道士均穿黄色衣服。唐代宦官也穿黄服。 2.借指僧道或宦官。 3.用以酿酒和制酱用的蒸熟的淀粉制品在发酵过程中表面所生的霉尘。

  • 8、黄夷[huánɡ yí ]

    1.古代东夷之一种。

  • 9、黄彝[huánɡ yí ]

    1.见"黄目尊"。

  • 10、黄易[huánɡ yì ]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字大易,号小松、秋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官济宁运河同知。篆刻醇厚工稳,有所创新,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工隶书,擅画山水。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庵诗草》等。

恍疑词语接龙

  • 1、1.不恰当的律令。
  • 2、1.怀疑顾虑。
  • 3、1.惑乱。
  • 4、1.疑似的言论。 2.谓比拟朋党论处。疑﹐通"拟"。
  • 5、1.疑惑不明。
  • 6、1.疑惑不解;怀疑纳闷。
  • 7、1.迟疑挂碍。 2.猜疑隔阂。 3.指困顿的环境。
  • 8、1.有疑问而难决的案件。 2.泛指情况不明﹐令人疑惑不解﹑不能确定的事件。
  • 9、1.猜疑诽谤。
  • 10、1.犹疑虑。
  • 11、1.猜疑戒备。
  • 12、1.犹二心。
  • 13、1.疑惑和蔽塞。
  • 14、1.《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谓夏生秋死之虫不知冰为何物。后遂以"疑冰"喻浅薄无知而自以为是。
  • 15、1.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 16、1.多疑的心理状态。
  • 17、1.疑惧;惶恐。
  • 18、1.怀疑猜测。
  • 19、1.疑惑猜测。
  • 20、1.亦作"疑承"。 2.古官名。供天子咨询的四辅中的二臣。后泛指辅佐大臣。
  • 21、1.见"疑丞"。
  • 22、1.为迷惑敌人而假设的城堡。
  • 23、1.迟疑。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24、1.怀疑猜测。

恍疑的相关查询

恍疑的意思解释、恍疑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