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nɡ zhì  ]
  • ㄒ一ㄥˊ ㄓˋ
  • TGS FN

行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任意行事,胡作非为。

略则行志。——《国语·晋语》

act wildly in defiance of the law or public opinion; commit all kinds of outrages;

引证解释

⒈  随意志行事。

《国语·晋语八》:“及 桓子 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於难。”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张延雋 之为 晋州 行臺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埸,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羣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
唐 韩愈 《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於下也。”

国语辞典

⒈  品性、品德。元·曾瑞〈一枝花·银筝暗麝尘套·二煞〉:「更有行志不慌诈,肯的你舒心儿便许俺。」也作「行止」。

行志(xing zhi)同音词

  • 1、兴殖[xìnɡ zhí ]

    1.增殖财货。

  • 2、兴止[xìnɡ zhǐ ]

    1.犹兴居。

  • 3、兴致[xìnɡ zhì ]

    1.犹导致。

  • 4、兴致[xìnɡ zhì ]

    兴趣:兴致勃勃|干事情光凭兴致和热情是不够的。

  • 5、行知[xínɡ zhī ]

    1.实践其所得到的认识。 2.公文术语。行文通知。 3.指通知事项的文书。

  • 6、行止[xínɡ zhǐ ]

    1.行步止息,犹言动和定。 2.偏指行动;活动。 3.犹言一举一动。 4.行踪。

  • 7、行趾[xínɡ zhǐ ]

    1.犹行迹。足迹。 2.指行动的踪迹。

  • 8、行至[xínɡ zhì ]

    1.到达。

  • 9、行制[xínɡ zhì ]

    1.犹行法。谓按法制行事。

  • 10、行治[xínɡ zhì ]

    1.普遍良好。

行志词语接龙

  • 1、1.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 2、1.志向抱负。
  • 3、1.墓表﹐墓碑。
  • 4、1.志向节操。
  • 5、1.诚实;用情专一。
  • 6、1.志书。
  • 7、1.撰述传记一类文字。
  • 8、1.志气胆略。
  • 9、1.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识"。
  • 10、1.气度。
  • 11、1.志向和才分。
  • 12、1.节操。亦作"志?"。
  • 13、1.器识才具。
  • 14、1.志向操守。
  • 15、1.尊称南朝梁高僧宝志(一作"保志")。
  • 16、1.指动机与效果。
  • 17、1.谓笃信古道。语本《孔子家语.五仪》:"生今之世,志古之道。"
  • 18、1.记述怪异之事。古典小说的一类。盛于魏晋﹑南北朝。
  • 19、1.志趣好尚。
  • 20、1.犹谋略。
  • 21、1.犹隐晦。
  • 22、1.以诗文对惠赠物品表示感谢。
  • 23、1.心计;谋划。
  • 24、1.指史书中的志和记。

行志的相关查询

行志的意思解释、行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