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ǔ jīnɡ  ]
  • ㄇㄨˇ ㄐ一ㄥ
  • CFG AGA

牡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植物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果实和叶皆可入药。茎干坚劲,古以为刑杖。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布于我国 长江 以南各省。果实和叶皆可入药。茎干坚劲,古以为刑杖。

《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告祷 泰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欒﹞丛生,可为杖棰者,谓之‘牡欒’,又名‘黄荆’,即《本草》‘牡荆’是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牡荆》:“古者刑杖以荆,故字从刑。其生成丛而疏爽,故又谓之楚…… 荆楚 之地,因多产此而名也。”

牡荆(mu jing)同音词

  • 1、木精[mù jīnɡ ]

    1.岁星。 2.麟。 3.木之精灵。 4.甲醇的俗名。

  • 2、木鲸[mù jīnɡ ]

    1.木制的形如鲸鱼状的钟锤。借指钟。典出《后汉书·班固传》:"于是发鲸鱼,铿华钟。"颜师古注引薛综曰:"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辄大鸣呼。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于其上,撞钟者名为鲸鱼。"

  • 3、幕井[mù jǐnɡ ]

    1.指军用的井。

  • 4、目睛[mù jīnɡ ]

    1.眼珠。亦泛指眼睛。

  • 5、目精[mù jīnɡ ]

    1.眼珠;眼睛。

  • 6、目镜[mù jìnɡ ]

    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中接近眼睛用来观察所成的像的透镜或透镜组。物体发出的光经物镜形成实像后再经过目镜放大,一般光学仪器中的目镜都采用凸透镜,伽利略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

  • 7、暮景[mù jǐnɡ ]

    1.傍晚的景象。 2.指夕阳。景,日光。 3.比喻垂老之年。

  • 8、暮境[mù jìnɡ ]

    1.晩年的境况。

  • 9、穆静[mù jìnɡ ]

    1.犹安靖。

牡荆词语接龙

  • 1、长江中游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段的别称。因流经古荆州地区得名。河道曲折,藕池口以下最为突出,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淤高,泄洪能力减弱,为长江防洪重点河段。有荆江分洪和人工截弯取直等治理工程。
  • 2、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二尺左右,叶对生,线形,全边,初生可食;夏日开白色略带淡红的唇形小花。茎叶可入药,能祛风散瘀,破结消肿。有姜芥﹑假苏﹑鼠蓂等异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假苏》。
  • 3、1.鸟名。即楚鸠。
  • 4、1.战国末著名刺客。齐人。徙卫,人称庆卿。至燕,人称荆卿。燕太子丹奉为上客,衔命入秦刺秦王嬴政,事败被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 5、1.荆﹑楛皆木,材质粗窳,用以比喻粗劣之物。
  • 6、1.即锦葵。也称"荍"﹑"芘芣"。草本植物。
  • 7、1.荆山﹑蓝田山的并称。荆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相传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玉璞于此山;蓝田山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境内,出产闻名古今中外的蓝田玉。 2.指美玉﹐用以比喻优异人才。
  • 8、1.用荆条编成的篮筐。
  • 9、1.泛指蔓生山野的恶木莠草。 2.指劣质木料制的手杖。
  • 10、1.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
  • 11、1.荆棘草丛。
  • 12、1.柴门。 2.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 3.指荆州。
  • 13、1.荆都郊外。
  • 14、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 15、1.荆轲和聂政的并称。战国时著名刺客,后亦以谓仗义行侠者。
  • 16、1.《太平御览》卷九百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桓冲镇江陵,正会夕,当烹牛。牛忽孰视帐下都督甚久,目中泣下。都督呪之曰:'汝能向我跪者,当启活也。'牛应声而拜,众甚异之。都督复谓曰:'汝若须活,遍拜众人者直往。'牛涕殒如雨,遂拜不止。值冲醉,不得启,遂杀牛。"后用以喻乞怜仍难苟活。
  • 17、1.指楚人卞和从荆山得的未经雕琢的璞玉。 2.比喻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
  • 18、1.鞭笞,杖击。
  • 19、1.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 20、1.指荆棘和枸杞,皆野生灌木,带钩刺,每视为恶木。因亦用以形容蓁莽荒秽﹑残破萧条的景象。 2.喻奸臣。
  • 21、1.即荆轲。 2.指行险之人。
  • 22、1.负荆请罪。
  • 23、1.楚人,南人。 2.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 24、1.传说中的古九塞之一。

牡荆的相关查询

牡荆的意思解释、牡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