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nɡ mén  ]
  • ㄐ一ㄥ ㄇㄣˊ
  • AGA UYH

荆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面积35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1万。焦枝铁路穿过市区。是石油化工城市。

Jingmen;

引证解释

⒈  柴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 袁侍中 曰:‘ 殷仲堪 何如 韩康伯 ?’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復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 殷 不及 韩。’故 殷 作《誄》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
南朝 梁 陶弘景 《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

⒉  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宜都县 西北, 长江 南岸,隔 江 和 虎牙山 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 巴蜀 荆吴 之间要塞。

《后汉书·公孙述传》:“又遣 田戎 及大司徒 任满 ……等拔 巫 及 夷陵、夷道,因据 荆门。十一年,征南大将军 岑彭 攻之, 满 等大败, 述 将 王政 斩 满 首降于 彭。”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若使水而可恃,则 洞庭 无 三苗 之墟, 子阳 无 荆门 之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江 水又东歷 荆门 虎牙 之间。 荆门 在南,上合下开,闇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石,此二山 楚 之西塞也。”
唐 李白 《渡荆门送别》诗:“渡远 荆门 外,来从 楚国 游。”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过 荆门 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崭巖突兀,则峡中之险可知矣…… 荆门 者,当以险固得名。”

⒊  指 荆州。

唐 王维 《寄荆州张丞相》诗:“所思竟何在?悵望深 荆门。”
赵殿成 笺注:“唐 人多呼 荆州 为 荆门。文人称谓如此,不仅指 荆门 一山矣。”

国语辞典

⒈  用木柴做成的门。

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

⒉  山名。(1)​位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与虎牙山相对。形势险要,自古为重要关塞。(2)​位于湖北省荆门县南。

⒊  县名。位于湖北省境中部,介于漳水、汉水之间,荆山山脉东南。

荆门(jing men)同音词

  • 1、旌门[jīnɡ mén ]

    1.古代帝王出行﹐张帷幕为行宫﹐宫前树旌旗为门﹐称旌门。 2.犹旌闾。

  • 2、京门[jīnɡ mén ]

    1.国门。指国都。

  • 3、警门[jǐnɡ mén ]

    1.犹敲门。警﹐通"惊"。

  • 4、凈门[jìnɡ mén ]

    1.洁净之门。指佛门和道门。

荆门词语接龙

  • 1、1.旧俗春节时悬挂在门上的彩饰。
  • 2、1.门吏之长。
  • 3、1.犹门廷。门外之地。
  • 4、齿1.上下颌前方中央部位的牙齿。人的门齿上下各有四枚,齿冠呈凿形,便于切断食物。俗称门牙﹑板牙。
  • 5、1.因祖先的功劳而得到的恩宠。
  • 6、1.古时的一种曲艺形式。
  • 7、1.门前。 2.门阀的等第。
  • 8、1.谒见时所用的名帖。汉初未有纸,削木竹为刺,写姓名于上,故称。
  • 9、1.堂房子弟。
  • 10、1.子孙不繁,门户衰微。 2.指完成某工程的总清册。
  • 11、犹“脚路”。办事的门路或方法:这人交际广,有门道|修电视机还是有些门道的。
  • 12、1.犹门第。
  • 13、1.见"门弟子"。
  • 14、古代的家族等第。权贵之家称“高门”,贫贱之家称“寒门”,社会地位完全不同:门第差异,难以婚配|门第相当。
  • 15、1.给官府或大户人家等看门的人。
  • 16、1.赴宫廷谢恩。
  • 17、1.家世相传的优秀品行。
  • 18、1.家门的世系。 2.家门的功业。
  • 19、婿1.亦作"门婿"。 2.入赘的女婿。
  • 20、1.根据门第高低选任官员。
  • 21、1.建于军门前的牙旗。借指营门。 2.门齿的通称。
  • 22、1.门框上端的横木。
  • 23、1.登门吊唁。
  • 24、1.家门或师门相传的术业。

荆门的相关查询

荆门的意思解释、荆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