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被放逐的人。
引《山海经·南山经》:“﹝ 柜山 ﹞有鸟焉,其状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鵃鹅见城邑,其国有放士。”逯钦立 注:“放士,被放逐的人士。”清 宋荦 《<明遗民诗>序》:“又岂能使狂童怨女、放士鲜民皆奏《清庙》之音,而不为《黍离》《板》《荡》之咏也哉?”
1.普遍施行。方﹐通"旁"。
1.铺路用的石块或石板。
1.方正诚实。
方才 ②:斟酌再三,~下笔ㄧ现在种的树,要过几年~见效益。
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
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工作~ㄧ批评人要注意~。
1.指方药医术之事。
1.失,通"佚"。散失。 2.失,通"佚"。指散失的事物。 3.失,通"佚"。放纵不受约束。
1.犹遁世。逃避人世。
1.仿效。
放士的意思解释、放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