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驳犀”。
⒉ 斑犀。
⒈ 亦作“駮犀”。斑犀。
引《东汉观记·陈遵传》:“陈遵 破 匈奴,詔赐駮犀剑。”吴树平 校注:“駮犀剑三字原误作‘骇犀剑’, 姚 本作‘駮犀剑’, 陈禹謨 刻本《书钞》同……駮犀剑,即以斑犀为装饰的剑。此条《编珠》卷二引作‘ 光武 赐 陈导 骇犀剑’,《御览》卷三四二引作‘ 光武 有骇犀之剑,以赐 陈遵 ’,所引皆有讹误。”《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李贤 注:“以班犀饰剑也。”
1.谓学识渊博。
1.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地学习。 2.谓知识渊博,技艺全面。 3.谓杂而不专。
1.古代的一种棋戏。 2.赌输赢﹑角胜负的游戏。 3.杂戏。
1.分析﹐剖析。
1.亦作"勃豀"。 2.吵架,争斗。
1.见"勃溪"。
1.跛足奴。
1.亦作"跛击"。 2.指男巫。
1.流亡迁移。
驳犀的意思解释、驳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