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ī niú  ]
  • ㄒ一 ㄋ一ㄡˊ
  • NIT TGK
  • 名词

犀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犀的俗称。其状如水牛,故称。

引证解释

⒈  犀的俗称。其状如水牛,故称。

《汉书·平帝纪》:“二年春, 黄支国 献犀牛。”
颜师古 注:“犀状如水牛。”
唐 杜甫 《石犀行》:“君不见 秦 时 蜀 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
《说岳全传》第七九回:“﹝老道姑﹞骑着一匹避水犀牛,手中仗着一对截铁刀。”

国语辞典

⒈  动物名。哺乳纲奇蹄目。身体笨拙,形状似牛,头略成三角形,颈短,鼻上有一或二个角,四肢粗大,每蹄有三趾,皮粗而厚,微黑色,全身几乎无毛。角可入药,亦可作武器。以草、树叶、嫩枝为食。产于亚洲与非洲的热带。

英语翻译

rhinoceros

德语翻译

rhinocéros

法语翻译

Nashorn (S, Bio)​

犀牛(xi niu)同音词

  • 1、牺牛[xī niú ]

    1.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

  • 2、习狃[xí niǔ ]

    1.熟稔,有经验。

犀牛词语接龙

  • 1、1.牛和千里马。喻指愚人与贤者。
  • 2、1.即牛皮胶。
  • 3、1.牛的角。亦指牛角号。
  • 4、1.牛觔。
  • 5、英国古城。人口114万(1980年)。工业有汽车、造船、飞机等。有英国最古老的名牌大学牛津大学。还有图书馆、博物馆、天文台等。塔状建筑著名,有“塔城”之称。
  • 6、1.元曲中称农村有财势或好事的少年子弟。
  • 7、1.牛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 2.比喻倔强固执。 3.木名。花叶皆如楝而细小,多植庭园中供观赏。材可为弓弩干。又取汁渍米作乌饭,食之健。又名南烛。
  • 8、①形容很大的劲头:他有股牛劲。 ②喻指执拗倔强的脾气:犯牛劲。
  • 9、1.见"牛膝"。
  • 10、1.牛和酒。古代用作馈赠﹑犒劳﹑祭祀的物品。
  • 11、1.牛鼻环。
  • 12、1.耕牛和农具。 2.金赋税单位,一耒加三头牛为一具。
  • 13、1.宋代称拥有耕牛的佃客。
  • 14、1.见"牛口之下"。 2.地名。在河南省荥阳县西北。唐窦建德被李世民所俘处。
  • 15、1.买卖牛的中间人。东汉王君公遭乱,"侩牛自隐",时人称之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后用为避世隐居的典故。
  • 16、1.切细的牛肉。
  • 17、1.关牛的简陋房屋。
  • 18、1.放牛娃。 2.牵牛星的别称。亦指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神话人物。 3.喻佳偶的男方。
  • 19、1.牛舍,牛栏。
  • 20、1.用牛乳做成的半凝固的食品。
  • 21、1.谓以牛犁地。亦指耕牛和耕犁。
  • 22、1.唐文宗时大臣牛僧孺﹑李宗闵的并称。 2.指唐朝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吉甫﹑李德裕父子为首的两个宗派。
  • 23、1.牛的力量﹑力气。 2.比喻大力气。
  • 24、1.掌管牧牛的官吏。

犀牛的相关查询

犀牛的意思解释、犀牛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