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恬淡貌。
⒉ 安定貌;安静貌。
引《韩非子·大体》:“澹然閒静,因天命,持大体。”宋 苏轼 《祭陈君式文》:“澹然无求,抱洁没身。”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余见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无所营求。”
引《文选·扬雄<长杨赋>》:“使海内澹然,永忘边城之灾。”李善 注:“澹,安也。”唐 李白 《古风》之三四:“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吴双遣 澹然旁坐,如枯木垂钓。”
⒈ 恬静的样子。
引《文选·扬雄·长杨赋》:「使海内澹然,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⒉ 水波摇动的样子。
引唐·温庭筠〈利州南渡〉诗:「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variant of 淡然[dan4 ran2]
1.孤单的样子。
1.象声词。形容似击鼓之声。
①恬静的样子:淡然独与神明居。 ②不放在心上;不经意:淡然置之。
1.淡泊貌;恬静貌。
澹然的意思解释、澹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