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ú dōu  ]
  • ㄨˊ ㄉㄨ
  • KGD FTJB

吴都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春秋吴国的都城。在今之江苏苏州。

⒉  指三国吴的都城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市。

引证解释

⒈  指 春秋 吴国 的都城。在今之 江苏 苏州。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入 卫国 而乘轩,出 吴 都而倾市。”

⒉  指 三国 吴 的都城 建业。即今 江苏 南京市。

《文选·左思<吴都赋>》 刘逵 题解:“后汉 末, 孙权 乃都於 建业,亦号 吴。”

国语辞典

⒈  地名:(1)​ 在今江苏省吴县,因春秋时吴国以此为都城而得名。(2)​ 三国时孙权建国,以建业为都,号称吴都。晋左思有〈吴都赋〉。

吴都(wu dou)同音词

  • 1、武斗[wǔ dòu ]

    1. 即用武力打架,争斗。

  • 2、乌豆[wū dòu ]

    1.黑色大豆,俗称黑大豆。可作豆豉或入药。

  • 3、五都[wǔ dōu ]

    1.战国齐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汉以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三国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裴松之注引《魏略》:"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 4、五斗[wǔ dòu ]

    1.见"五斗米"。 2.即五星。

  • 5、五酘[wǔ dòu ]

    1.酒名。唐白居易有《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诗。

吴都词语接龙

  • 1、1.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创行保甲法,以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 2、1.周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 2.京城和边邑。 3.美好和丑陋。
  • 3、1.见"都播"。
  • 4、1.亦作"都波"。 2.古代回鹘族所属的部落之一。
  • 5、1.行刑人,刽子手。 2.统领百人的军官。
  • 6、1.布名。即荅布。一种质地粗厚的布。
  • 7、1.统率兵众。
  • 8、1.大仓,总仓。
  • 9、1.大厕所。
  • 10、1.美貌忠厚。
  • 11、1.众人聚会娱乐的广场。 2.宋代官茶盐专卖机构的营业处所。
  • 12、1.都邑的兵车。
  • 13、首都。
  • 14、1.汉执金吾属官。执掌治水。
  • 15、1.官名。宋置。主管铸钱贸易之事。 2.原来;本自。
  • 16、1.都城的街道。
  • 17、1. 法国小说家。其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最后一课》是世界文学中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 18、1.都邑郊外之地。
  • 19、古时的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 20、1.野鹅。体大,故名。
  • 21、1.大凡,大概。 2.总共。
  • 22、1.大花房。
  • 23、1.药膏名。传说可用以接骨,妇人亦用以傅面,令颜色美丽,故称。
  • 24、1.城郭。

吴都的相关查询

吴都的意思解释、吴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