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ū dòu  ]
  • ㄨ ㄉㄡˋ
  • TNN GKU

乌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黑色大豆,俗称黑大豆。可作豆豉或入药。

引证解释

⒈  黑色大豆,俗称黑大豆。可作豆豉或入药。

《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 少时於草中射猎,有虫如乌豆集其身,摘去乃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用春种乌豆,於大甑中燥蒸之。”
缪启愉 校释:“指黑大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大豆》:“大豆有黑、白、黄、褐、青、斑数色。黑者名乌豆,可入药及充食、作豉。”

国语辞典

⒈  黑色大豆。

如:「据说生吞乌豆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乌豆(wu dou)同音词

  • 1、武斗[wǔ dòu ]

    1. 即用武力打架,争斗。

  • 2、五都[wǔ dōu ]

    1.战国齐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汉以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三国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裴松之注引《魏略》:"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 3、五斗[wǔ dòu ]

    1.见"五斗米"。 2.即五星。

  • 4、五酘[wǔ dòu ]

    1.酒名。唐白居易有《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诗。

  • 5、吴都[wú dōu ]

    1.指春秋吴国的都城。在今之江苏苏州。 2.指三国吴的都城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市。

乌豆词语接龙

  • 1、1.豆粒去皮后分开的小块。
  • 2、(~儿)用豆沙做馅儿的包子。
  • 3、1.亦作"豆■"。 2.小豆,豆粒。
  • 4、1.小豆,豆粒。
  • 5、1.祭器。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 6、大豆榨油后剩下的渣子压成的饼形,叫豆饼。可以用来制造大豆胶,也用做肥料或饲料。
  • 7、食品把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经过发酵而成。有咸淡两种,都可放在菜里调味,淡豆豉可入药。
  • 8、1.犹豆莝。
  • 9、1.旧时杭州人谓偶然相遇。
  • 10、1.豆和草。亦指粮草。
  • 11、1.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语本《诗.大雅.生民》:"于豆于登。"毛传:"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葅醢也,登盛大羹也。"
  • 12、1.豆做的饭。泛指粗淡的食物。
  • 13、1. 豆子经加工而成的粉状细末。
  • 14、1.豆腐。
  • 15、食品,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或盐卤使凝结成块,压去一部分水分而成。
  • 16、1.豆秸。
  • 17、1.豆器中的羹。喻微小﹑细微。 2.用豆煮成的糊状食品。
  • 18、1.指豆类植物开的花。 2.方言。即豆腐脑。
  • 19、1.指豆瓣。用来酿酒或制酱。
  • 20、1.谓火小如豆。
  • 21、1.豆叶。亦泛指野蔬。
  • 22、1.谓俎豆之祭。
  • 23、豆类的果实。
  • 24、1.豆荚。

乌豆的相关查询

乌豆的意思解释、乌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