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私藏书籍。专指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⒈ 私藏书籍。参见“挟书律”。
引《汉书·董仲舒传》:“秦 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清 夏燮 《中西纪事·原叙》:“珍此享帚之藏,窃怀挟书之惧。”明 汪道昆 《明故提督信阳何先生墓碑》:“汉 承挟书,而得 贾 董。”
⒉ 专指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引宋 洪迈 《夷坚甲志·沉持要登科》:“时挟书假手之禁甚严。”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会场搜捡》:“至乙丑南宫,上微闻挟书之弊,始命添设御史二员,专司搜捡。”
武术用语。套数。引申为本领、手段:使出浑身解数。
1.抄写书籍。 2.今亦称着书为写书。
1.和尚﹑道士拜忏时焚化的祝告文,上面写有主人家姓氏和拜忏的缘由等。又名"疏头"。
1.叙述;描述。
1.衰退的暑气。
1.晋谢安在会稽东山及建康俱有别墅﹐后人概称"谢墅"。借指高门世族的第宅。 2.谢灵运在会稽的住宅。亦代称贵族家园。
1.内容不正而有害的书。
1.不正当的方术;妖术。
1.和美。
1.和谐圆熟。
挟书的意思解释、挟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