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é chí  ]
  • ㄒ一ㄝˊ ㄔˊ
  • RWYB RFF

携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携持”。

⒉  携带;扶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携持”。携带;扶持。

《后汉书·陈蕃传论》:“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世说新语·识鉴》“谢公 在 东山 畜妓”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安 纵心事外,疎畧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

国语辞典

⒈  携带,拿著。《书经·立政》「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句下汉·孔安国·传:「左右携持器物之仆。」

携持(xie chi)同音词

  • 1、解弛[xiè chí ]

    1.脱落。

  • 2、挟持[xié chí ]

    ①从左右两旁架住被捉的人,多用于坏人捉住好人:江姐被挟持着送回牢房。 ②用恐吓或暴力胁迫对方服从:严刑拷打挟持他就范。

  • 3、楔齿[xiē chǐ ]

    1.古时人初死,用柶撑其齿使不闭合,以便于饭含。柶,礼器。

  • 4、邪痴[xié chī ]

    1.愚妄。

  • 5、邪侈[xié chǐ ]

    1.亦作"邪哆"。 2.放佚不正的行为。

  • 6、胁持[xié chí ]

    挟持;威逼:胁持上下|虚张声势以胁持别国。

  • 7、携弛[xié chí ]

    1.有二心而松懈。

  • 8、谢池[xiè chí ]

    1.见"谢家池"。

  • 9、懈弛[xiè chí ]

    1.亦作"懈?"。 2.懈怠;松懈。

  • 10、齘齿[xiè chǐ ]

    1.咬紧牙齿。一种病态。 2.咬牙切齿。形容愤恨。

携持词语接龙

  • 1、1.持物寄人。
  • 2、1.保持家业。 2.主持家务。
  • 3、1.坚守。
  • 4、1.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2.官名。魏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其权大小有别,皆为刺史总军戎者。唐初,诸州刺史加号持节,后有节度使,持节之称遂废。 3.保持节操。
  • 5、1.遵行戒律
  • 6、1.执笔,执笔为文。
  • 7、1.见"持辩"。
  • 8、1.亦作"持辨"。 2.辩论。
  • 9、1.执手告别。
  • 10、1.手握兵器。 2.带兵。
  • 11、1.佛教语。托钵。 2.引申为行脚。
  • 12、指持有证券,不买也不卖,待机行事。
  • 13、1.执持。 2.操守。
  • 14、1.提倡。
  • 15、1.犹掣肘,阻碍。
  • 16、1.犹豫。
  • 17、1.庄重貌。
  • 18、1.手持算筹。多指理财或经商。
  • 19、1.手持兵刃刺杀。 2.执持名帖。
  • 20、1.执法。
  • 21、1.守其本分。
  • 22、1.扶持。
  • 23、1.守孝,服丧。
  • 24、1.《汉书.王欣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携持的相关查询

携持的意思解释、携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