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án lì  ]
  • ㄇㄢˊ ㄌ一ˋ
  • YOJ TJH

蛮利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唐时南诏国对唐人任师保的尊称。

引证解释

⒈  唐 时 南诏国 对 唐 人任师保的尊称。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故 西瀘 令 郑回 者, 唐 官也,往 巂州 破,为所虏。

閤罗凤 重其惇儒,号‘蛮利’,俾教子弟,得箠搒,故国中无不惮。”

蛮利(man li)同音词

  • 1、嫚戾[màn lì ]

    1.傲慢乖戾。

  • 2、缦立[màn lì ]

    长时间站立:缦立远视。

  • 3、满理[mǎn lǐ ]

    1.犹言充足的道理。

  • 4、漫理[màn lǐ ]

    1.无规则的纹理。

  • 5、漫戾[màn lì ]

    1.乖违,不顺。

  • 6、蛮里[mán lǐ ]

    1.亦作"蛮俚"。 2.古代少数民族蛮人的别称。

  • 7、蛮俚[mán lǐ ]

    1.见"蛮里"。

  • 8、蛮力[mán lì ]

    1.粗笨的气力。

  • 9、蛮隶[mán lì ]

    1.由南方少数民族人充当的奴隶。

  • 10、鳗鲡[mán lí ]

    1.鳗鱼。又名白鳝﹑白鳗。鱼纲鳗鱼科。身体长形,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表面多黏液,上部灰黑色,下部白色,鳞细小,埋在皮肤下面。头尖,口大而宽阔,背鳍﹑臀鳍和尾鳍连在一起,无腹鳍。生活在淡水中,成熟后到海洋中产卵。捕食小动物。肉味鲜美。

蛮利词语接龙

  • 1、①锋利的刀刃。 ②指锋利的刀、剑:手持~。
  • 2、1.桔梗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 3、1.经济收益。
  • 4、1.锐利。 2.尖细。
  • 5、经营工商业等赚的钱。
  • 6、1.利落。 2.犹潇洒。
  • 7、1.私利与情欲。
  • 8、1.吉祥的佛寺。
  • 9、1.谓能言善辩。
  • 10、1.顺利渡河。 2.称舟楫为利涉。
  • 11、1.佛教语。利益众生。
  • 12、1.急于求胜;好胜。
  • 13、1.谓施展势力。 2.谓布施财物。
  • 14、1.吉时。
  • 15、1.锋利的箭。
  • 16、①〈书〉利润:~三倍。 ②〈方〉买卖顺利的预兆:发个~。 ③〈方〉吉利:讨个~。 ④〈方〉送给办事人的赏钱。
  • 17、1.指有利可图的事。 2.指军事装备。
  • 18、1.利益与权势。
  • 19、1.锋利而适用。
  • 20、1.灵活敏捷;直捷爽快。
  • 21、利润和税金:造纸厂已向国家上缴~一千万元。
  • 22、1.见"利飕"。
  • 23、1.亦作"利嗖"。 2.轻快利落。
  • 24、1.财利的聚集处。

蛮利的相关查询

蛮利的意思解释、蛮利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