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顺利渡河。
⒉ 称舟楫为利涉。
引《易·需》:“贞吉,利涉大川。”《北史·魏纪一》:“冰草相结若浮桥,众军利涉。”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客行贪利涉,夜里渡 湘 川。”
引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晋 王叡 《灸毂子录·序乐府》:“赠人利涉,则述《公无渡河》。”
1.谓能言善辩。
1.亦作"犁舌"。 2.谓入犁舌狱割舌。
1.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
1.作为神社象征的栎树。 2.乡里的代称。
中国古代的射箭比赛。西周时形成制度。有严格而繁琐的礼仪程序和等级规定。分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兼有考察德行、教育、社交和娱乐等作用。
1.连衣涉水。
1.度越。
1.离开住地﹔离家。
1.私人住宅。 2.指家乡。 3.借指同乡里的人。
1.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 2.借指乡里。
利涉的意思解释、利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