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è lì  ]
  • ㄕㄜˋ ㄌ一ˋ
  • IHH DE

涉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经过;经历。

涉历三载。

experience;

⒉  涉猎。

涉历经史。

smatter;

引证解释

⒈  经过;经历。

汉 王符 《潜夫论·劝将》:“故曰兵之设也久矣,涉歷五代,以迄於今,国未尝不以德昌而兵彊也。”
宋 苏轼 《答李琮书》:“涉歷诸夷族帐不少,自来自去,殊无留难。”
郭沫若 《革命春秋》九:“不过我到了后来……都觉得有点失悔,失悔我自己没有去涉历过那一段路。”

⒉  犹涉猎。

三国 魏 杜恕 《体论·用兵》:“家有书传,颇尝涉歷。”
《魏书·酷吏传·高遵》:“涉歷文史,颇有笔札。”
郭沫若 《创造十年》二:“又于学生所志愿的学科没有涉历,他们总爱选些文学上的名著来做课本。”

国语辞典

⒈  经历。

《晋书·卷七八·孔愉传》:「然宣下以来,涉历三载,累遇庆会,遂未一试。」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摩勒用形,但能涉历险阻,试他矫捷手段。」

涉历(she li)同音词

  • 1、阇梨[shé lí ]

    1.亦作"阇黎"。 2.梵语"阿阇梨(?c?EF72rya)"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

  • 2、阇黎[shé lí ]

    1.见"阇梨"。

  • 3、阇里[shé lǐ ]

    1.街巷。

  • 4、社栎[shè lì ]

    1.《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后以"社栎"谓里中不材之木。喻无所可用。

  • 5、射礼[shè lǐ ]

    1.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将祭择士为大射;诸侯来朝或诸侯相朝而射为宾射;宴饮之射为燕射;卿大夫举士后所行之射为乡射。

  • 6、射利[shè lì ]

    1.谋取财利。

  • 7、奢丽[shē lì ]

    1.奢侈华丽。

  • 8、猞猁[shē lì ]

    又称“林fd5b”。哺乳纲,猫科。体型似猫,但较大,体长约1米。身体灰褐色,有暗色斑点。四肢粗长,两耳直立,耳端有黑色毛丛。善爬树,捕食雪兔、松鼠、雉等。毛皮珍贵,可制上等皮衣。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9、舍离[shě lí ]

    1.弃之使离去;离开。

  • 10、舍利[shě lì ]

    佛教称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牟尼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如佛骨舍利与佛牙舍利等。相传释迦牟尼火葬后,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其中一枚佛牙舍利很早就传入中国,现供奉于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内。

涉历词语接龙

  • 1、1.见"历陵"。
  • 2、1.犹演变。
  • 3、1.亦称"历荚"。 2.即蓂荚。
  • 4、①历代:~官制。 ②指同一朝代各个君主的统治时期:明代营建北京宫城,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以后~续建,到正统六年才全部完成。
  • 5、一条一条地陈述。
  • 6、经历的过程:光辉的~。
  • 7、齿1.稀疏不齐的牙齿。
  • 8、1.屡受宠荣。
  • 9、过去的各次:在~竞赛中他都表现得很突出。
  • 10、①过去的各个朝代:~名画。 ②过去的许多世代:~务农。 ③经历各个时期:这里的珍珠养殖业~不衰。
  • 11、1.指盗贼的内应﹑内线。
  • 12、1.谓一一登门拜访。
  • 13、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类。具体的历法还包括纪年的方法。
  • 14、访1.逐一访问,遍访。
  • 15、1.谓久远之业。指王位。
  • 16、1.逐一地看。
  • 17、1.先后连任官职。
  • 18、1.游历各国。
  • 19、1.一一皆合。谓完全符合。
  • 20、怀1.经心,关心。
  • 21、1.犹历阶。
  • 22、1.历数纲纪。 2.经历的世代。 3.经历一纪。极言历时之久。古历法以十九年为章,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
  • 23、1.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 24、1.见"历草"。

涉历的相关查询

涉历的意思解释、涉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