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ónɡ xiànɡ  ]
  • ㄊㄨㄥˊ ㄒ一ㄤˋ
  • QMGK WQK
  • 名词

铜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用青铜所雕刻或塑造的形象(如人或兽)

bronze statu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铜象”。

⒉  铜铸的神像或人像。

《宋书·隐逸传·戴颙》:“自 汉 世始有佛像…… 宋 世子铸丈六铜像於 瓦官寺。”
《旧唐书·食货志上》:“长安城 中竞为盗铸,寺观鐘及铜象,多坏为钱。”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大慈寺 有 蜀后主 王衍 铜像, 程公堂 权帅,毁以铸鐘。”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此日金戈飞舞,他年铜像嵯峨。”

⒊  比喻为人供奉而无发言权的偶像。

王蒙 《悠悠寸草心》:“唐夫人 忿忿地说:‘恁什么让一个地委书记去当铜像?’ 老唐 笑而不答,显然当‘铜像’也可以。”

国语辞典

⒈  以铜塑铸成的人像,纪念有特殊勋劳的人。

《宋书·卷九三·隐逸传·戴颙传》:「宋世子铸丈六铜像于瓦官寺,既成,面恨瘦。」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世宗曰:『佛以寂灭为事,以有身为幻,苟利众生,虽割舍身命有所不恤,况区区之铜像哉?』」

铜像(tong xiang)同音词

  • 1、铜象[tónɡ xiànɡ ]

    1.见"铜像"。

  • 2、通详[tōnɡ xiánɡ ]

    1.旧时下级向上级申报文书。

  • 3、同乡[tónɡ xiānɡ ]

    1.同一乡里。 2.引申指同一地方。 3.同一籍贯而在外地者互称同乡。

  • 4、同响[tónɡ xiǎnɡ ]

    1.指共鸣者。比喻志趣相合之友。

  • 5、桐乡[tónɡ xiānɡ ]

    1.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春秋时为桐国,汉改桐乡。《汉书.循吏传.朱邑》:"﹝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后因以为官吏在任行惠政﹑有遗爱之典。

铜像词语接龙

  • 1、1.佛教指像法的末期。
  • 2、1.一种将照片夹在其中供陈设用的生活用品。多以玻璃或透明化学制品做成。
  • 3、1.即像法。亦泛指佛法。
  • 4、1.模仿。
  • 5、1.长相,容貌。
  • 6、1.石刻的画像铭文。
  • 7、1.照片。
  • 8、1.活象;好象。
  • 9、1.《楚辞.招魂》:"天地四方,多贼奸些,像设君室,静闲安些。"朱熹集注:"像,盖楚俗,人死则设其形貌于室而祠之也。"蒋骥注:"若今人写真之类,固有生而为之者,不必专指死后也。"后称所祠祀的人像或神佛供像为"像设"。
  • 10、1.仿天然产物制作的花果人物等工艺品,因形态逼真如生,故称。 2.引申指中看不中用的人。 3.以说唱为业的女子。
  • 11、1.即口技。
  • 12、1.相象;好象是。
  • 13、在图像处理中,要把连续图像取样为离散图像,也即数字化和量化才能进行处理,取样点便称作“像素”。以灰度级别来表征。
  • 14、1.佛像与佛塔。指寺庙。
  • 15、1.像态,模样儿。
  • 16、1.模样儿。
  • 17、1.与某事物形状相似。
  • 18、1.称意;如意。
  • 19、1.像法之时运。
  • 20、1.为人物画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赞辞。
  • 21、1.印铸人像的纪念性徽章,多供胸前佩戴。
  • 22、1.图绘或塑刻的神主像。
  • 23、1.人物塑像的底座。
  • 24、1.橡树果实。

铜像的相关查询

铜像的意思解释、铜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