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ú yí  ]
  • ㄓㄨˊ 一ˊ
  • GEP GXW

逐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鱁鮧,河豚肉。

⒉  腌鱼肠。

引证解释

⒈  即鱁鮧,河豚肉。

《南齐书·良政传·虞愿》:“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鉢盛蜜渍之,一食数鉢。”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齐书·虞愿传>后》:“盖鯸鮧,河豚白。蜜渍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气。贫家不易得。鯸鮧误为鱁鮧,又作逐夷。”

⒉  腌鱼肠。 唐 陆广微 《吴地记·逐夷》:“夷人闻王亲征不敢敌,收军入海,据东沙洲上。 吴 亦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一月。属时风涛,粮不得度。王焚香祷天,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遶 吴王 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夷人一鱼不获,遂献宝物,送降款。

吴王 亦以礼报之,仍将鱼腹肠肚,以咸水淹之,送与夷人,因号逐夷。”

逐夷(zhu yi)同音词

  • 1、助益[zhù yì ]

    1. 补益;增益;好处。如:大有助益。如:助益非浅。

  • 2、助翊[zhù yì ]

    1.辅佐,帮助。

  • 3、纻衣[zhù yī ]

    1.苎麻所织之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后用为友朋交谊之典。

  • 4、诛夷[zhū yí ]

    1.亦作"诛"。 2.杀戮﹐诛杀。

  • 5、诛刈[zhū yì ]

    1.杀戮。

  • 6、诛意[zhū yì ]

    1.犹诛心。

  • 7、诸宜[zhū yí ]

    1.各项事宜。

  • 8、猪胰[zhū yí ]

    1.猪胰脏制的熟食。 2.指猪胰脏煮的汁水。

  • 9、主一[zhǔ yī ]

    1.专一;专心。

  • 10、主衣[zhǔ yī ]

    1.古官名。即尚衣。执掌帝王服玩等事。

逐夷词语接龙

  • 1、1.平正和偏颇;平坦和险阻。
  • 2、1.夷服之外的地方﹐泛指荒远地区。
  • 3、1.伤残﹐死亡。
  • 4、1.旧时指上海的租界。亦以称旧上海。犹言洋场﹐含贬义。
  • 5、1.平坦而宽广。
  • 6、1.平和通达。
  • 7、1.伯夷和巢父的并称。用以指品行高洁的人。
  • 8、1.疾病平复痊愈。比喻生民疾苦的解除。
  • 9、1.古丧礼陈尸之床。
  • 10、1.平和纯正。
  • 11、1.旷达。
  • 12、1.谓性情平和淡泊。
  • 13、1.平易恬静。
  • 14、1.平定。
  • 15、1.平易之道。 2.平坦的道路。
  • 16、1.谓夷人之性。 2.常德。
  • 17、1.同列﹐同辈。
  • 18、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3.视为夷狄。
  • 19、1.犹夷踞。
  • 20、1.谓平定叛乱。 2.指外族入侵的战祸。
  • 21、1.杀戮﹐屠杀。
  • 22、1.古九服之一。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服。
  • 23、1.灭亡。
  • 24、1.夷人的歌曲。亦泛指外族的歌曲。

逐夷的相关查询

逐夷的意思解释、逐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