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ù yì  ]
  • ㄓㄨˋ 一ˋ
  • EGE UNG

助翊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辅佐,帮助。

引证解释

⒈  辅佐,帮助。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想 晋国 卿相,惟我居首,兵多人盛,又得 韩 魏 二子,协心助翊。”

助翊(zhu yi)同音词

  • 1、助益[zhù yì ]

    1. 补益;增益;好处。如:大有助益。如:助益非浅。

  • 2、纻衣[zhù yī ]

    1.苎麻所织之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后用为友朋交谊之典。

  • 3、诛夷[zhū yí ]

    1.亦作"诛"。 2.杀戮﹐诛杀。

  • 4、诛刈[zhū yì ]

    1.杀戮。

  • 5、诛意[zhū yì ]

    1.犹诛心。

  • 6、诸宜[zhū yí ]

    1.各项事宜。

  • 7、猪胰[zhū yí ]

    1.猪胰脏制的熟食。 2.指猪胰脏煮的汁水。

  • 8、主一[zhǔ yī ]

    1.专一;专心。

  • 9、主衣[zhǔ yī ]

    1.古官名。即尚衣。执掌帝王服玩等事。

  • 10、主义[zhǔ yì ]

    1.谨守仁义。 2.对事情的主张。 3.犹主旨,主体。 4.以解释词义为主。 5.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或思想体系。 6.一定的社会制度或政治经济体系。 7.思想作风。

助翊词语接龙

  • 1、1.护卫随从。
  • 2、1.辅佐拥戴。
  • 3、1.辅佐。
  • 4、1.辅佐教化。
  • 5、1.同"翼教"。
  • 6、1.辅佐。
  • 7、1.同"翌日"。
  • 8、1.辅翼人之善行。 2.官名。唐太子官属有赞善大夫,宋改为翊善,于亲王府置之,掌侍从讲授。明太子官仍称赞善,王府官有纪善。
  • 9、1.谓辅佐天子。
  • 10、1.弼辅护卫。 2.侍卫官名。隋始置,唐宋因之,与亲卫﹑勋卫并称三卫;明废。又民国初改清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干清门侍卫等为翊卫使﹑翊卫副使,以蒙古王公任之,寻废。亦泛指卫士。
  • 11、1.飞貌。 2.蠕行貌。 3.恭敬貌。
  • 12、1.护卫国运。
  • 13、1.辅助,辅佐。
  • 14、1.辅佐。
  • 15、叆叆1.云盛貌。 2.引申为浓盛貌。 3.树木茂盛貌。
  • 16、叆靅1.昏暗貌。
  • 17、叆霼1.犹依稀﹐不明貌。
  • 18、賹化1.战国后期齐国所铸的一种环钱。大约在襄王击退燕军复国后开始铸造。以"賹"名钱,示钱之贵重。化,通"货"。继賹化后,齐国还铸賹四化﹑賹六化钱。
  • 19、譺譺1.语言迟钝舒缓貌。
  • 20、拸画1.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
  • 21、訑訑1.洋洋自得貌﹐沾沾自喜貌。
  • 22、訑谩1.欺诈。
  • 23、訑尿1.遗尿。訑﹐同"遗"。
  • 24、訑言1.夸大不实之言。

助翊的相关查询

助翊的意思解释、助翊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