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zuǒ  ]
  • 一ˋ ㄗㄨㄛˇ
  • UNG WDA

翊佐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辅佐。

引证解释

⒈  辅佐。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诸贤渡江》:“同期取旂常竹帛,翊佐圣明君。”

翊佐(yi zuo)同音词

  • 1、翼佐[yì zuǒ ]

    1.辅佐。

  • 2、一昨[yì zuó ]

    1.前些日子。

  • 3、一坐[yí zuò ]

    1.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 2.指全部在座的人。 3.一个座位。

  • 4、译作[yì zuò ]

    1.翻译的作品。 2.翻译和写作。

  • 5、遗作[yí zuò ]

    1.死者留下的著作。

  • 6、遗祚[yí zuò ]

    1.犹馀福。

  • 7、倚坐[yǐ zuò ]

    1.靠坐。

  • 8、扆坐[yǐ zuò ]

    1.见"扆座"。

  • 9、扆座[yǐ zuò ]

    1.亦作"扆坐"。 2.帝王的座位。

  • 10、义作[yì zuò ]

    1.旧指无偿劳役。

翊佐词语接龙

  • 1、1. 下饭。
  • 2、1.协助划策。
  • 3、1.古代天子诸侯用于征战﹑田猎的副车。
  • 4、1.即佐车。
  • 5、1.助人争斗。
  • 6、1.辅佐主司的官员。明清时,凡知府﹑知州﹑知县的辅佐官,如通判﹑州同﹑县丞等,统称佐贰。其品级略低于主管官。
  • 7、1.袒护;附和。
  • 8、1.助兴。
  • 9、1.疫病。佐,通"瘥"。
  • 10、1.古代最高刑狱机关大理寺别称棘寺,因称佐治大理寺刑狱为佐棘。
  • 11、1.辅助。
  • 12、1.太平天国前期对军中带兵官或地方行政官的通称。
  • 13、1.劝酒;陪同饮宴。 2.称劝酒的歌妓。
  • 14、1.协理州郡政务。指任州郡的司马﹑通判等职。
  • 15、1.协助治理。 2.指协助长官治事的副职。
  • 16、1.指古代地方长官的僚属。 2.即佐史。
  • 17、1.即隶书。
  • 18、1.谓副职和辅助性质的吏员。
  • 19、1.烹调用的配料;调味品。
  • 20、1.清代八旗组织基本单位名称。是满语"牛录"的汉译。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初时一佐领统辖三百人,后改定为二百人。其长亦称佐领,世袭者称为世管佐领,选任者称为公中佐领。 2.晩清建立水师,一舰之长称管领,其助理者称佐领。
  • 21、1.古代帝王得天下,自称是上应天命,故称辅佐帝王创业为"佐命"。 2.指辅助帝王创业的功臣。
  • 22、1.辅助筹划。
  • 23、1.指在将帅幕府中担任职务。 2.泛指作地方官的幕宾。
  • 24、1.左券。债权人所执的左片债券。左﹑佐,古今字。

翊佐的相关查询

翊佐的意思解释、翊佐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