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吐纳;呼吸。
引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七七:“乘云御飞龙,嘘噏嘰琼华。”《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 李贤 注引 晋 葛洪 《抱朴子》:“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噏,如在胎之中。”《文选·木华<海赋>》:“嘘噏百川,洗涤 淮 汉。”李善 注:“嘘噏,犹吐纳也。”唐 元结 《县令箴》:“为其动静,是人祸福;为其嘘噏,作人寒燠。”
1.空着座位等候。多表示礼贤。 2.空座位。
1.空隙﹑漏洞。比喻薄弱环节。
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作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善画花鸟虫鱼,所作禽鸟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画花木落墨为格,杂彩副之,人称“落墨花”。与黄荃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流派。
1.颦蹙;皱眉蹙目的样子。
1.大气鼓荡,吐纳呼吸。 2.啼泣貌。
1.哽咽;抽泣。
1.同"嘘唏"。
1.同"嘘噏"。
1.抽泣悲叹。
1.呼吸。犹言瞬息之间。
嘘噏的意思解释、嘘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