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ènɡ shì  ]
  • ㄕㄥˋ ㄕˋ
  • ETG GK

胜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美好的事情。

⒉  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引证解释

⒈  美好的事情。

《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子良 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 吴荪甫 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

⒉  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 愉 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见説僊观修设胜事,特来赴会。”

国语辞典

⒈  美好快乐的事。

唐·王维〈终南别业〉诗:「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胜事(sheng shi)同音词

  • 1、声诗[shēnɡ shī ]

    1.乐歌。

  • 2、盛时[shènɡ shí ]

    1.犹盛世。 2.犹盛年。

  • 3、盛使[shènɡ shǐ ]

    1.盛价。

  • 4、盛世[shènɡ shì ]

    兴旺繁盛的时代:太平盛世|盛世修典。

  • 5、盛事[shènɡ shì ]

    1.大事;美事。

  • 6、盛饰[shènɡ shì ]

    1.装扮华丽。 2.服饰端庄。

  • 7、胜士[shènɡ shì ]

    1.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 2.佛教语。对持戒者的尊称。见《释氏要览》卷上引《月灯三昧经》。

  • 8、笙诗[shēnɡ shī ]

    1.《诗.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仅有篇名﹐而无文辞。宋朱熹于集传中称此六诗为"笙诗"。《诗.小雅.鱼丽》宋朱熹集传:"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前乐既毕﹐皆闲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上有台》﹐笙《由仪》。闲﹐代也。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

  • 9、声施[shēnɡ shī ]

    1.名声流传。 2.为世人所传扬的名声。

  • 10、声势[shēnɡ shì ]

    1.亦作"声埶"。 2.声威气势。 3.指军队间遥相呼应﹐互为支援。 4.犹权势。声望与势力。 5.特指文章的声韵气势。 6.古代对音译的十二个梵语元音的一种称呼。

胜事词语接龙

  • 1、1.见"事由"。
  • 2、1.指权柄。 2.事情的要领﹑要旨。 3.重要的事情。
  • 3、①所从事或经营的事情:作何事业|家里偌大的事业,全靠他一人支撑呢! ②成就;功业:事业心|干一番事业|男儿立事业|若非任城,朕事业不得就也。 ③有条理、有规模并有益于公众的事情:建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 ④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企业或私人团体开支其经费的社会工作。与“企业”相对:事业经费|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 4、关于事情的安排和处理:研究干部任免事宜。
  • 5、1.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事理;情理。 3.谓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 4.指典故的意义。
  • 6、1.劳役。 2.政务;公务。 3.指战事。
  • 7、1.事情的意义。 2.用意;意图。 3.犹事情,事务。
  • 8、1.事情的原委﹑因由。
  • 9、1.使用;应用。 2.犹干练。
  • 10、①事情的原委、来由:不问事由,即加训斥。 ②公文用语。指公文的主要内容。
  • 11、1.物证,证据。
  • 12、1.指周时冬官的具体职责。 2.职务;职责。 3.履行职务。
  • 13、1.行事的宗旨。
  • 14、1.谓政事的制度﹑法度。
  • 15、1.犹形质。
  • 16、1.运用智慧。
  • 17、1.犹情理。
  • 18、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 19、1.事实情况。 2.犹行状。 3.指诉状所陈之事。
  • 20、1.犹事迹。
  • 21、①事情:料事务,察民俗|办理机关事务|事务繁多。 ②琐碎繁杂的具体工作:事务主义者|整天陷在事务堆里不能自拔。 ③世事,社会情况:世间事务|不谙事务的孩子|他又住在这山旮旯子里,外间事务,一概不知。
  • 22、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 23、1.犹言工作的间隙。
  • 24、1.事情未发生前。

胜事的相关查询

胜事的意思解释、胜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