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í qí  ]
  • ㄌ一ˊ ㄑ一ˊ
  • TQTG PYB

犂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犁祁”。

⒉  方言。豆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犁祁”。方言。豆腐。

犂祁(li qi)同音词

  • 1、丽崎[lì qí ]

    1.绮丽峻伟。

  • 2、丽气[lì qì ]

    1.壮丽的气象。 2.秀丽的气韵。

  • 3、吏气[lì qì ]

    1.官吏的气势。

  • 4、戾气[lì qì ]

    1.邪恶之气。

  • 5、戾契[lì qì ]

    1.头不正貌。比喻奇邪不正之行。

  • 6、力气[lì qi ]

    筋肉的效能;气力:他的~大,一个人就搬起了这块大石头。

  • 7、礼器[lǐ qì ]

    1.祭器。

  • 8、厉气[lì qì ]

    1.鼓励斗志。 2.邪恶之气;瘟疫之气。 3.严厉的神色。

  • 9、李颀[lǐ qí ]

    唐代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以七言歌行和七律见长。代表作有《古从军行》、《送陈章甫》等。有《李颀集》。

  • 10、理七[lǐ qī ]

    1.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旧俗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和尚诵经,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称为理七。最后一次叫"断七"。

犂祁词语接龙

  • 1、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祁阳、衡阳、邵阳等地。曾名“祁阳戏”。是兼唱高腔、昆腔、弹腔的多声腔剧种。清中叶已盛行。剧目有《牛皋毁旨》、《昭君出塞》、《送粮》等近九百种。
  • 2、1.众多貌;盛貌。 2.舒缓貌。 3.娴静貌;和顺貌。
  • 3、1.在甘肃省礼县东。汉代在西汉水北岸山上筑城,极为严固,即今祁山堡,为军事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曾多次出祁山而攻魏,即指此处。
  • 4、1.形容妇女竦敬奉事,舒迟有仪。语出《诗.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 5、1.犹大哀。
  • 6、大寒;奇冷:祁寒坼地|京师丐食死于祁寒。
  • 7、1.安徽省祁门县产的红茶。
  • 8、连山1.匈奴语意为"天山"。广义的祁连山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绵延一千公里。狭义的祁连山系指最北的一支。
  • 9、连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山脉之一。在甘肃、青海两省间。因在河西走廊南,又名南山。平均海拔4000米,同名主峰高5547米。广义的祁连山包括青海省东北部一系列平行山脉,山脉间有宽谷和盆地。多雪峰、冰川,高山冰雪融水为河西走廊灌溉水源。
  • 10、奚荐仇祁奚:春秋晋国人;荐:推荐;仇:仇人。祁奚举荐自己的仇人接替他。形容公正无私。
  • 11、奚举午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 12、奚之荐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
  • 13、奚之举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 14、溪之举祁溪:春秋晋国人,推荐仇人和儿子接替自己的职务。指推荐贤才,不避亲仇,公平无私。
  • 15、寒酷暑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 16、寒溽暑祁寒:大寒;溽暑:湿热。冬季大寒,夏季湿热。比喻过艰苦的生活。
  • 17、寒暑雨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 18、鼜鼓1.古代巡夜戒守所击之鼓。
  • 19、稽首1.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2.犹赔罪。 3.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
  • 20、稽首磕头到地。古时表示极其恭敬的一种跪拜礼:再拜稽首|宣子拜稽首焉。
  • 21、觭介1.单独,偏于一面。
  • 22、觭梦1.怪异的梦。
  • 23、觭偶1.奇偶。单为奇,双为偶。引申为抵牾不合。觭偶之辞,为当时辩论主题之一。
  • 24、觭日1.单日。

犂祁的相关查询

犂祁的意思解释、犂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