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周代摹拟用兵时的击刺动作,以象征其武功的一种乐舞。
⒈ 周 代摹拟用兵时的击刺动作,以象征其武功的一种乐舞。
引《诗·周颂·维清序》:“《维清》,奏象舞也。”孔颖达 疏:“《维清》诗者,奏象舞之歌乐也。谓 文王 时有击刺之法, 武王 作乐,象而为舞,号其乐曰象舞。”马瑞辰 通释:“舞、武古通用。象舞, 蔡邕 《独断》作‘象武’,盖以象 文王 之成功也。作‘舞’者,通借字耳。”宋 欧阳修 《晋祠》诗:“惟存祖宗圣功业,干戈象舞被管絃。”
⒈ 大象表演的舞蹈。
引匡卣:「佳(唯)四月初吉甲午,懿王才(在)射庐,乍(作)象舞。」
⒉ 乐曲名。文王时有击刺之法,武王仿效而为舞,称其舞乐为象舞。
引《诗经·周颂·维清·序》:「维清,奏象舞也」唐·孔颖达·正义:「谓文王时有击刺之法,武王作乐,象而为舞,号其乐曰象舞。」
1.临近中午。
1.先前之物;原物。
1.犹乡里。
1.指家乡物产。
1.周武王时代的乐舞。
1.谓取法于物象;描摹物象。 2.指画有各类不同物象的旗帜。 3.指麟﹑凤﹑龟﹑龙四灵。
1.湘水与吴兴的并称。
1.芳香的物品;香料或其制品。
1.香气。 2.指雾气。
1.吃午饭。 2.中午。饷,用同"晌"。
象舞的意思解释、象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