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á shi  ]
  • ㄔㄚˊ ㄕˊ
  • AWS WYV
  • 名词

茶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糖果、脯饵、糕点之类的零食。

引证解释

⒈  指糖果、脯饵、糕点之类的零食。

宋 宇文懋昭 《大金国志·婚姻》:“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元 睢玄明 《耍孩儿·咏西湖》套曲:“有百十等异名按酒,数千般官样茶食。”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葛来官 听见,买了两只板鸭,几样茶食,到船上送行。”
阿英 《敌后日记》:“北蒋庄 市镇不小,需用品及茶食,应有尽有。”

国语辞典

⒈  糕饼类的佐茶食品。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一家家上坟准备,准备些节下茶食,菜馒头、瓢漏粉、鸡豚狗彘。」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隔了几日,赵尼姑办了两盒茶食,来贾家探望巫娘子,巫娘子留他吃饭。」

茶食(cha shi)同音词

  • 1、察失[chá shī ]

    1.察觉过失。

  • 2、察识[chá shí ]

    1.明察识别。

  • 3、察士[chá shì ]

    1.明察之士。 2.特指名辩家。

  • 4、察事[chá shì ]

    1.古代专指为官府侦探民间情况。

  • 5、察视[chá shì ]

    1.考察;视察。 2.仔细看,查看。 3.官职名。监察御史的别称。

  • 6、岔事[chà shì ]

    1.意外事故。

  • 7、诧事[chà shì ]

    1.令人惊诧的事﹐怪事。

  • 8、查实[chá shí ]

    1.查对核实;调查核实。

  • 9、查视[chá shì ]

    1.查看。

  • 10、差失[chà shī ]

    差错;失误:倘若有些差失,谁承担得起?

茶食词语接龙

  • 1、1.吃的和其他东西。 2.偏指吃的东西。 3.吃粮食等。
  • 2、1.饮食和呼吸。 2.吃饭休息。亦泛指休息。 3.谓每时每刻。
  • 3、1.昆虫名。指酒瓮里的蠛蠓。
  • 4、1.指明清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
  • 5、1.天文学用语。指日月食发生所必须具备的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满足一定的界限。食,通"蚀"。
  • 6、1.日食(或月食)时,月球阴影与太阳(或地球阴影与月球)的不同位置关系。亦指不同位置发生的时刻。全食时有五个食相: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偏食时有三个食相:初亏﹐食甚﹐复圆。食,通"蚀"。
  • 7、1.谓以酒食宴请宾客或祭祀宗庙。
  • 8、1.供给军需粮饷。
  • 9、1.吃新收获的粮食等农产品。
  • 10、1.对食物的好恶习性。 2.今指动物吃食料的习性。以动物为食的叫肉食性﹐以植物为食的叫草食性﹐以动物和植物为食的叫杂食性。
  • 11、1.见"食荤"。
  • 12、1.食物堵住食管,。
  • 13、1.言已出而又吞没之。谓言而无信。
  • 14、1.吃盐。 2.无机化合物。成分是氯化钠。无色或白色结晶体,呈粒状或块状,味咸,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并可供药用和工业用。
  • 15、1.见"食鴈"。
  • 16、1.亦作"食雁"。 2.谓以贿赂得官职。语本《后汉书.王符传》:"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鴈美乎?'"
  • 17、1.供给生活所需。
  • 18、1.指鸦片烟。清末,国人视外人为妖,遂以外来毒品鸦片烟为食中之妖。
  • 19、1.周代掌管宫廷饮食滋味温凉及分量调配的医官。
  • 20、1.靠封邑租税生活。 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3.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 21、1.吃喝。 2.指酒和肴馔。
  • 22、1.吃的和用的。 2.吃,喝。 3.做食物用。 4.可以吃的。
  • 23、1.供食用的油。如菜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
  • 24、1.螳螂的别名。

茶食的相关查询

茶食的意思解释、茶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