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ònɡ cí  ]
  • ㄙㄨㄥˋ ㄘˊ
  • PSU UQWY

宋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宋磁”。

⒉  宋代烧制的瓷器,后世视为瓷器中的珍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宋磁”。 宋 代烧制的瓷器,后世视为瓷器中的珍品。

明 屠隆 《考槃馀事·起居器服笺·枕》:“旧窰枕,长二尺五寸,濶六寸者可用。长一尺者,谓之尸枕,乃古墓中物,虽 宋 磁、白定,亦不可用。”
清 朱琰 《说陶·宋器·瓷枕》引《考槃馀事》作“宋瓷”。 巴金 《沉落》:“我还卖到一个 宋 磁花瓶,的确是 宋 磁,可惜你不懂。”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第六章总论:“宋 瓷的美学风格,近于沉静雅素一路,钧瓷虽灿如晚霞,但也不属 唐 三彩的热烈华丽。 宋 瓷所创造的新的美学境界,主要在于 宋 瓷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

国语辞典

⒈  宋代的瓷器。有官窑、哥窑、柴窑、龙泉窑等,制作精美,古董家颇为珍视。

宋瓷(song ci)同音词

  • 1、松刺[sōnɡ cì ]

    1.松针。

  • 2、讼词[sònɡ cí ]

    1. 状纸上写的文字。如:包揽讼词。

  • 3、讼辞[sònɡ cí ]

    1.诉状﹐状词。

  • 4、颂词[sònɡ cí ]

    1.颂扬功德的文体。 2.颂扬或祝贺的言词。

  • 5、颂辞[sònɡ cí ]

    1.赞扬或祝贺的文词。

  • 6、宋词[sònɡ cí ]

    1.宋代人填写的词。词起于唐代,至宋为全盛时期,小令中调之外,更增长调。宋代填词名家最多,作品亦极丰富,故文学史上常与唐诗并称。

  • 7、宋慈[sònɡ cí ]

    南宋司法官。字惠文,建阳(今属福建)人。总结宋代及以前法医鉴定方面的经验,以及自身任法官期间的心得体会,在1247年编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五卷。

  • 8、宋磁[sònɡ cí ]

    1.见"宋瓷"。

宋瓷词语接龙

  • 1、1.印版的一种。清康熙五十八年,泰安县人徐志定曾用瓷制成印版,刊印张尔岐所著《周易说略》一书,序文中称瓷版"坚致胜木"。全书字体端正,行格整齐。
  • 2、1. 在瓷制品上雕刻图案或人物。
  • 3、1.亦作"甆宫"。 2.陶瓷制的酒器。
  • 4、1.瓷质的瓶子。 2.瓷制的电器零件。呈椭圆体形﹑鼓形﹑圆柱形等,用来固定导体并使这个导体与其他导体绝缘。又称绝缘子。
  • 5、1.涂料的一种,用树脂﹑颜料等制成,涂在器物的表面可以增加光泽,防止腐朽。
  • 6、用高岭土、瓷石做坯料,表面施釉,经成型、干燥后入窑烧制而成的日用品和工艺品。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原始瓷产生于商周时期,现代意义的瓷器出现于东汉中晚期。江西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有“瓷都”之称。
  • 7、1.方言。结实;扎实。
  • 8、1.本名垩土,也称陶土﹑白土﹑坩子土。今通称高岭土,因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高岭山得名,为制造瓷器的原料。
  • 9、1.瓷器的人物造像。向以福建省德化县(建窑)所制白瓷为最精,旧时多塑仙佛,因统称"瓷仙"。
  • 10、1.亦作"瓷窑"。 2.烧制瓷器的窑。
  • 11、1.盛酒浆等用的陶瓷容器。
  • 12、1.瓷制的枕。上施彩釉,并绘精美的图案,或题诗句。始见于唐代,至宋最为流行。
  • 13、1.陶瓷茶壶。
  • 14、1.瓷土烧制的建筑材料,一般是方形,表面有釉质。
  • 15、实实1.见"瓷实"。
  • 16、辞邑1.辞去封邑。借指辞官退休。
  • 17、辞意1.辞官退隐的意愿。 2.言辞或文辞的意思。
  • 18、辞语1.文辞﹔言辞。 2.指口供。
  • 19、辞源大型词典。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1958年全面修订。1979年起分四册出版修订本。词目以古汉语语词、典故及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为主,共九万七千零二十四条。1988年出缩印本,合订为一册。
  • 20、辞藻修饰文词的典故或华丽的词语等:辞藻华美。 【辞藻】修饰文词的典故或华丽的词语等:辞藻华美。
  • 21、辞灶1.旧俗称送灶神上天为"辞灶"。在腊月廿三或廿四日举行。
  • 22、辞章①诗、词、文章的总称:好辞章、数术、天文。 ②文章的写作技巧,包括语言、章法、风格等:拙劣的辞章必然使内容受到损害。
  • 23、辞证1.犹口供。
  • 24、辞臣1.文学侍从之臣。

宋瓷的相关查询

宋瓷的意思解释、宋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