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ònɡ cí  ]
  • ㄙㄨㄥˋ ㄘˊ
  • PSU DUX

宋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宋瓷”。

引证解释

⒈  见“宋瓷”。

宋磁(song ci)同音词

  • 1、松刺[sōnɡ cì ]

    1.松针。

  • 2、讼词[sònɡ cí ]

    1. 状纸上写的文字。如:包揽讼词。

  • 3、讼辞[sònɡ cí ]

    1.诉状﹐状词。

  • 4、颂词[sònɡ cí ]

    1.颂扬功德的文体。 2.颂扬或祝贺的言词。

  • 5、颂辞[sònɡ cí ]

    1.赞扬或祝贺的文词。

  • 6、宋词[sònɡ cí ]

    1.宋代人填写的词。词起于唐代,至宋为全盛时期,小令中调之外,更增长调。宋代填词名家最多,作品亦极丰富,故文学史上常与唐诗并称。

  • 7、宋瓷[sònɡ cí ]

    1.亦作"宋磁"。 2.宋代烧制的瓷器,后世视为瓷器中的珍品。

  • 8、宋慈[sònɡ cí ]

    南宋司法官。字惠文,建阳(今属福建)人。总结宋代及以前法医鉴定方面的经验,以及自身任法官期间的心得体会,在1247年编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五卷。

宋磁词语接龙

  • 1、磁针指向地磁北极的方向。
  • 2、磁性录音、磁性录像或数字记录中,用以记录声音、图像、数据或其他电信号的涂有磁性材料的带子。通常在塑料材料的薄带上,涂敷一层粉状磁性材料制成。要求抗张强度大、耐冲击、耐磨、平面性好、不易带电、耐热、耐湿、厚度均匀、不粘附尘埃杂质等。
  • 3、1.瓷器碎片的尖端;瓷片。
  • 4、1.瓷器无釉的地方。
  • 5、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在磁场中获得磁性的过程。铁磁性物质(如软铁、硅钢等)是最易磁化的物质,常用作电磁铁、变压器、电动机等的铁芯。
  • 6、1.在泥坯上作画后上釉烧制或在已上釉的瓷器上作画再行上釉烧制而成的瓷器工艺品。
  • 7、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条形、蹄形、针形磁体的磁极都在接近两端处。在水平面内能作自由转动的磁体,在地磁场作用下静止时,磁体两极的连线总是沿着地磁子午线方向,磁体上指北的磁极称北极(n极),指南的磁极称南极(s极)。磁体上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 8、表面有磁性物质可存储信息的卡片,存储的信息可通过电子计算机等读取或处理。
  • 9、1.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2.喻指能把别人或别的力量﹑物体引到自己这方面来的吸引力。
  • 10、1.应用医疗器械所产生的磁场作用进行治疗。
  • 11、一束闭合的磁感线所经过的全部路径。一般由通电流以激励磁场的线圈(在有些场合用永磁体代替)、软磁材料制成的铁芯,以及适当大小的空气隙构成。
  • 12、表面带有磁性物质的圆盘形存储载体,是电子计算机存储信息的设备,分为硬磁盘和软磁盘两种。
  • 13、1. 核聚变实验中用的约束等离子体的磁场,是一种磁笼,其磁力线位形呈现为瓶颈型的束。常把有两个对称的瓶颈位于一个共同轴上的一类磁镜位形称为磁瓶。
  • 14、1.本谓磁州窑所产的瓷制品。后泛指瓷制器具。
  • 15、1.磁铁矿的矿石。即天然的吸铁石。
  • 16、1.踏实;扎实。 2.结实。
  • 17、能吸引铁、镍、钴等物质,即具有磁性的物体。有三类:(1)永磁体。包括天然磁石(fe3o4)和各种人造磁体。(2)电磁体。由激磁线圈和软铁芯组成。(3)超导磁体。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的线圈可产生高达10特斯拉以上的强磁场。
  • 18、1. 磁录声中用来将电信号转换为磁带或钢丝上的磁录声,将磁录声转换为电信号,或抹去磁录声的电磁铁。
  • 19、1.瓷器的碎片。
  • 20、1.磁体能吸引铁﹑镍等金属的性质。 2.泛指吸引力。
  • 21、1.一种陶瓷容器。
  • 22、1. 中间支起的针形磁铁,受地磁作用,静止时两端分别指向南和北,应用于指南针、罗盘。如: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 23、1.据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开元间,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怨叹自己穷困。时旅店主人正蒸黄粱做饭。同店吕翁以青色磁枕授卢生,生就枕入梦,一生登第拜相,极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主人的黄粱饭犹未熟。后因以"磁枕"指代梦幻。
  • 24、在磁化和去磁过程中,铁磁质的磁化强度或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总是落后于磁场强度变化的现象。

宋磁的相关查询

宋磁的意思解释、宋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