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éi shì  ]
  • ㄨㄟˊ ㄕˋ
  • O YM

为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进行交易。

一人去为市。——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traffic;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开市。

《易·繫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晋书·食货志》:“日中为市,总天下之隶,先诸布帛,继以货泉,贸迁有无,各得其所。”

⒉  交易;做买卖。

《孟子·公孙丑下》:“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
《汉书·刑法志》:“姦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颜师古 注:“弄法而受财,若市买之交易。”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岁晚节物》:“都下自十月以来, 朝天门 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为市甚盛。”

为市(wei shi)同音词

  • 1、磈氏[wěi shì ]

    1.古代神话中的山神名。

  • 2、为时[wéi shí ]

    1.犹言从时间上看。

  • 3、威施[wēi shī ]

    1.南威和西施的并称。相传都是古代的美人。

  • 4、威势[wēi shì ]

    1.威严权势。 2.指威力和气势。 3.犹威风。

  • 5、伟识[wěi shí ]

    1.卓特的见识。亦指有卓见的人。

  • 6、伟士[wěi shì ]

    1.才智卓异的人。

  • 7、伟世[wěi shì ]

    1.光大时世,使时世光大。

  • 8、伟仕[wěi shì ]

    1.指贤明的官吏。

  • 9、伪师[wěi shī ]

    1.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军队。 2.伪学之师。对朱熹的诬称。

  • 10、伪史[wěi shǐ ]

    1.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史书。南朝梁阮孝绪《七录.纪传录》列有"伪史"一类。

为市词语接龙

  • 1、1.古官名。"司市"的别称。掌市场管理。
  • 2、1.市场上购买的普通玉石。市制容量单位。一市石等于十市斗。通称石。
  • 3、1.商店出售的食品。 2.买食物。
  • 4、1.贸易之事;有关市场的事务。
  • 5、1.管理市场的机构。
  • 6、1.市场的赋税。
  • 7、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丝等于十万分之一市尺,通称丝。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丝等于百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百六十万分之一市斤,通称丝。
  • 8、1.即司市。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又叫市师。 2.宋代称评定物价的机构。
  • 9、1.在闹市处死。指弃市,古代死刑之一。
  • 10、1.市场;市中店铺。 2.泛指市镇。
  • 11、1.谓城市一般人。 2.庸俗;俗气。
  • 12、1.城市的面貌,指街道﹑房屋﹑建筑﹑商店陈列等。
  • 13、1.古代市集分早﹑午﹑晩三市。市有门,每次入门交易,称为市入。
  • 14、1.市镇街道的尽头。
  • 15、1.市制容量单位。一市勺等于一市升的百分之一。简称勺。
  • 16、1.谓市中客舍。
  • 17、1.市制容量的主单位。市升以上有市斗﹑市石,市升以下有市合﹑市勺﹑市撮,均以十进。通称升。
  • 18、1.街市或市场的喧闹声。
  • 19、1.谓市场物价稳定。 2.王莽新朝在各地市场所规定的标准价格。在每季的第二个月,司市官评定本地物价,分上﹑中﹑下三等,称为"市平"。 3.旧时民间授受银两所用的一种衡量标准。
  • 20、1.店铺。
  • 21、1.旧指分量较轻的私铸钱,其价值低于官铸的制钱。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钱等于百分之一市斤,合公制五克。旧制等于一百六十分之一市斤。通称钱。
  • 22、1. 城市的情况;市面的情况。
  • 23、1.市制地积单位。一市顷等于一百市亩,通称顷。
  • 24、1.商业区。 2.城市中人口及房屋建筑比较集中的地区。与"郊区"对言。

为市的相关查询

为市的意思解释、为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