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ēnɡ jiānɡ  ]
  • ㄈㄥ ㄐ一ㄤ
  • FFFY XFGG

封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boundary; border region;

⒉  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封疆大元帅。
执掌封疆之印。

local gener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封畺”。界域之标记;疆界。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
《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张守节 正义:“封,聚土也;疆,界也:谓界上封记也。”
《汉书·天文志》:“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畺田畴之整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实息者吉,虚秏者凶。”

⒉  疆域;疆土。

《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
《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⒊  指边疆。

《左传·哀公十一年》:“居封疆之间。”
杜预 注:“封疆,竟内近郊地。”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明史·徐达传》:“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浸軼可也。”

⒋  指封疆大吏。详“封疆大吏”。

清 王韬 《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招商局中集众非一,虽封疆方面,皆预其间,而隐为之规画。”

国语辞典

⒈  疆界。明·陆世廉也作「邦域」。

《管子·小匡》:「既反其侵地,正其封疆,地南至于岱阴。」
《西台记·第一出》:「愿明公重奠封疆,再安宗庙。」

⒉  镇守边境的将领。

⒊  境内近郊的地方。

⒋  明清对总督、巡抚的称谓。

英语翻译

border region, regional general acting as governor (in Ming and Qing times)​

封疆(feng jiang)同音词

  • 1、奉将[fènɡ jiānɡ ]

    1.奉行。

  • 2、封畺[fēnɡ jiānɡ ]

    1.见"封疆"。

  • 3、丰将[fēnɡ jiānɡ ]

    1.复姓。秦有丰将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 4、蜂江[fēnɡ jiānɡ ]

    1.蟹的一种。

封疆词语接龙

  • 1、战场:驰骋~。
  • 2、1.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清代称总督﹑巡抚为封疆大吏,省称疆吏或疆臣。
  • 3、1.边界的城垣。指边防重地。
  • 4、1.犹疆界。
  • 5、1.边疆;边境。
  • 6、1.边疆;边境。
  • 7、1.犹疆土,领土。
  • 8、1.度量其境界。
  • 9、1.谓停留不能前进。
  • 10、1.疆域;边界。
  • 11、1.强有力的辅助。指有势力的朋党。疆,通"强"。
  • 12、1.精明干练。疆,通"强"。
  • 13、1.强盛坚固;使强盛坚固。疆,通"强"。
  • 14、1.边境上的候人。
  • 15、1.鸟群飞相随貌。
  • 16、1.指郊外。《管子.幼官》:"旗物尚赤,兵尚戟,刑则烧交疆郊。"尹知章注:"其用刑,则于疆郊焚烧而交也。"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一》:"交乃烄之借字。《说文》:'烄,交木然也。'烧烄謰语,烄亦烧也。"一说,疆郊即"僵槁"。"烧交疆郊"读作"烧烄僵槁",指火刑。见赵守正《管子注译》。
  • 17、1.边境;边界。 2.疆界;国土。
  • 18、国家或地域的边界。
  • 19、1.边境;边界。 2.境域;境地。
  • 20、1.土质坚硬容易引起涝害的土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楚蔿掩为司马……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孔颖达疏:"贾达以疆为疆?硗埆之地。"杨伯峻注:"疆当作强。强潦谓土性刚硬,受水则潦。"武亿《群经义证四.春秋左氏传.襄公廿五年》:"贾逵以疆为疆?硗埆之地,与潦为水潦之地分解为晰。《月令》'可以美土疆'注:'土疆,强?之地。'是其义也。"一说,疆潦为在边境的水涝地。杜预注:"疆界有流潦者,计数减其租入。"
  • 21、1.边疆上的堡垒。指边防。 2.指由宗派之见结成的营垒。
  • 22、1.疆场邑里。 2.界限,指定的范围。
  • 23、1.划分,治理。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高亨注:"疆,划田界。" 2.境界;界限。 3.犹疆域。
  • 24、1.守卫边疆的小吏。 2.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

封疆的相关查询

封疆的意思解释、封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