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ū ér  ]
  • ㄨ ㄦˊ
  • AWW QT

巫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春秋齐襄公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嫁,留家主祠,叫做巫儿。

⒉  泛指巫觋。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齐襄公 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嫁,留家主祠,叫做巫儿。

《汉书·地理志下》:“襄公 淫乱,姑姊妹不嫁,於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尸女》:“大概遇社会之日,则巫儿皆出,妖冶喧闐,故 庄公 往观, 曹劌 以为非礼,尸女或即巫儿。”

⒉  泛指巫觋。

清 吴伟业 《悲滕城》诗:“巫儿赤章赛水神,沟人匠氏修防门。”

巫儿(wu er)同音词

  • 1、五饵[wǔ ěr ]

    1.《汉书.贾谊传赞》:"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因以疏矣。"颜师古注:"赐之盛服车乘以坏其目;赐之盛食珍味以坏其口;赐之音乐﹑妇人以坏其耳;赐之高堂﹑邃宇﹑府库﹑奴婢以坏其腹;于来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娱乐,亲酌而手食之,以坏其心:此五饵也。"原为贾谊提出的怀柔﹑软化匈奴的五种措施,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

  • 2、无耳[wú ěr ]

    1.没有听觉器官。 2.古代传说的一种野兽。即混沌。

  • 3、无二[wú èr ]

    1.谓没有异心。 2.独一无二。 3.没有两样,相同。

  • 4、无贰[wú èr ]

    1.谓不要有二心;没有二心。 2.不可改变。

  • 5、吴儿[wú ér ]

    1.吴地少年。 2.对吴人的蔑称。

  • 6、兀尔[wū ěr ]

    1.寂静貌。

巫儿词语接龙

  • 1、1.古代妇女自称其丈夫。
  • 2、1.儿媳妇。
  • 3、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唱的歌谣。
  • 4、1.孩童。 2.比喻亲信。
  • 5、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就是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例如‘花儿’的发音是huār,不是huā’ér。
  • 6、1.孩子话。多指不切实际的傻话。
  • 7、1.见"儿皇帝"。
  • 8、1.古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犹言我家。 2.古代青年女子的自称。
  • 9、1.犹儿戏。
  • 10、医院中专门为儿童治病的一科。也叫小儿科。
  • 11、1.幼奴。
  • 12、①男儿;男子。 ②儿子。 ③称士兵或喽罗:三千~。
  • 13、公马。
  • 14、1.丈夫称妻子,犹言孩子他妈。
  • 15、①男子汉:见义勇为的好~。 ②男孩儿:只有一女,别无~。
  • 16、1.犹儿郎。
  • 17、①子女:把~抚养成人◇英雄的中华~。 ②男女:~情长(指过分看重情爱或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 18、1.儿女对双亲所行的拜礼。
  • 19、1.孩子们;后辈。
  • 20、1.犹儿辈。
  • 21、齿1.幼年。
  • 22、1.小拐杖。
  • 23、1.犹妇孺。
  • 24、1.儿童时代。

巫儿的相关查询

巫儿的意思解释、巫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