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ér fù  ]
  • ㄦˊ ㄈㄨˋ
  • QT VV

儿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儿子的妻子;媳妇。

daughter-in-law;

引证解释

⒈  儿媳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但怜己之子女,不爱己之儿妇。”
唐 薛逢 《元日田家》诗:“蛮榼出门儿妇去,鸟飞迎路女郎来。”
鲁迅 《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为了保全自家的衣食,听说这还只授儿妇,不教女儿,以免流传到别人家去。”

儿妇(er fu)同音词

  • 1、二辅[èr fǔ ]

    1.指汉时京畿的左冯翊﹑右扶风。

  • 2、二副[èr fù ]

    轮船上船员的职务名称,职位次于大副。参看〖大副 〗。

  • 3、二傅[èr fù ]

    1.指太傅与少傅,均为辅导太子之官。 2.指南朝齐傅琰﹑傅翙父子。

  • 4、二伏[èr fú ]

    中伏。

  • 5、二府[èr fǔ ]

    1.汉代称丞相与御史。 2.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 3.明﹑清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4.指大肠小肠。

  • 6、儿夫[ér fū ]

    1.古代妇女自称其丈夫。

  • 7、贰府[èr fǔ ]

    1.知府的副职。

  • 8、贰负[èr fù ]

    1.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2.喻叛贼或罪囚。

  • 9、而夫[ér fū ]

    1.此人﹐其人。

  • 10、耳福[ěr fú ]

    听到美好的音乐、戏曲、曲艺等的福分:大饱~。

儿妇词语接龙

  • 1、1.亦作"媍人"。 2.古代士之妻称妇人。 3.成年女子的通称,多指已婚者。
  • 2、1.旧时指妇女端庄柔顺的容态。为妇女四德之一。
  • 3、妇幼:~皆知。
  • 4、1.妇女的师表。
  • 5、使1.妇事。
  • 6、1.指妻子的娘家。
  • 7、1.谓妇女所从事的纺织﹑刺绣﹑缝纫等。
  • 8、1.宫中奉侍帝王的妇女。
  • 9、1.妇女的打扮。 2.妇女的装饰物。
  • 10、1.犹妇孺。
  • 11、1.谓妇女顺从孝敬之美德。
  • 12、1.宫中的妇女近侍。 2.指宦官。
  • 13、1.妻父。
  • 14、1.妻之兄。
  • 15、1.谓对妇女的教育。
  • 16、1.旧时指妇女的言辞。为妇女四德之一。 2.后妃﹑妻妾之言。
  • 17、1.女妖。
  • 18、1.犹妇功。
  • 19、1.谓通过宫廷宠信的女子干求请托。
  • 20、1.谓妇女的容德规范。
  • 21、妇女和儿童:~卫生 ㄧ~保健站。
  • 22、1.介绍买卖的妇女。
  • 23、1.古代向妇女征收布帛等物。
  • 24、1.妇人参与政事。

儿妇的相关查询

儿妇的意思解释、儿妇的拼音怎么读?